政府扶持引导 国企示范带动 张家港市加快粮食低温烘干设施建设

30.09.2015  12:39

              近年来,张家港市落实“政府扶持引导,国企示范带动”措施,加快了粮食烘干设施的发展,2013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1.13亿元,新增粮食低温烘干机及配套设施149台(套),新增装机容量2196吨。目前全市粮食烘干点增加到19个,低温烘干设施装机总容量达2416吨/批,每万亩粮田拥有的低温烘干机装机容量接近100吨。粮食低温烘干设施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粮食规模经营发展后,因缺少晒场产生的晒粮难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粮农的因灾损失。

       

              一是政府的扶持引导。为了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烘干设施,张家港市首先落实了粮食烘干设施投资补贴措施,一方面按省农机局和省财政厅关于农机补贴的相关规定,认真落实好省财政对符合条件的购置粮食烘干设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的农机补贴。另一方面,市财政也给予每台2.2万元的补贴,相关镇政府也给予每台套0.5~1万元的配套补贴。同时,在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2012年开始,市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机场库用地的通知》,明确各镇可按粮田面积的1.2‰核定农机用地面积,配置烘干、加工车间的另外核定面积。塘桥、锦丰等镇政府还提前介入,在烘干点的选址、烘干库点的建设等方面为烘干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夯实了粮食烘干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是国企示范带动。在推进粮食低温烘干设施建设进程中,张家港市充分发挥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示范作用。先后投入6297万元,在乘航、港口、塘市、中心库和周家桥等五个国有骨干粮库添置了39台套、装机容量达730吨/批的低温烘干机械及配套设施。把优化烘干服务,作为主动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保证粮食安全、提升部门形象的重要举措来抓,采取“预约烘干”、“24小时全天候烘干”等措施,为广大粮农提供贴心服务。在2015年的夏粮收购过程中,为应对连续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国有粮食企业还创新推行了“两次烘干”等服务措施:先将20%以上水分的小麦烘到19%左右后,进库作通风降温处理;待20%以上小麦全部处理完后;再将所有20%以下的小麦烘到安全保管水分。这样处理虽然增加了人力财力支出,但加快了高水分小麦处理速度,有效减少了小麦的因灾损失。国有粮食企业发展低温烘干设施的做法,对个人和民营资本进入粮食烘干领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三是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张家港市通过采取烘干机械补贴等措施,较好地引入了社会资本对粮食低温烘干设施的投入。目前,全市已建立的19个粮食烘干点中,由国有粮食收购企业投资建设的有5家,民营粮食收储企业投资的有2家,村经济合作社投资的有4家,种粮大户投资的8家。2013年以来,全市投入的1.13亿烘干设施资金中,公共财政投资4231万元(包括对烘干机械的财政补贴资金),村集体等投资1487万元,粮食收储企业投资3769万元,个人投资1755万元。

     

              四是强化部门指导。粮食烘干技术要求较高,温度把控等稍有差池,就有可以出现稻谷爆腰、小麦散筋等现象。烘前、烘后粮食保管不善也有可能导致产生坏粮事故。对此,张家港市粮食局联合市农委加大了对粮食烘干企业的技术指导。一方面,举办粮食烘干技术培训班,邀请粮食烘干方面的专家为烘干企业培训技术骨干。另一方面,粮食收购期间,组织精干技术力量,到各烘干企业巡回指导,提高粮食烘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