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藏着22座北伐烈士水泥棺:应还他们“名分”

21.08.2015  08:22
残碑上“罗元勋”等名字破解了谜团。

  南京紫金山东南一隅,人迹罕至的树林间,有22座水泥棺排成4行,棺盖已不见踪影,断裂的石碑上残存着“某某军将士某某之墓”的字迹。

  最近,南京学者考证碑文与墓群布局,认为这是北伐战争龙潭战役中阵亡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将士墓。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可 文/摄

  入土后仍“列队排阵

  紫金山范鸿仙墓的一侧,有条去年新修的沥青山路,向上步行约10分钟,就能看到一块标示为“民国附葬藏”的标牌。

  从此处钻进路边树林,地面上一座座水泥棺材残损不堪,却整齐有序地排列着,而周围荆棘丛生,鲜有人经过。扬子晚报记者看到,每一座棺材“顶盖”都被打开,填充着杂草或碎石。棺材前竖立的墓碑有折断的痕迹,残存的墓碑上依稀可见“某某军将士某某之墓”。

  残损的水泥棺墓共有22座,它们以矩形方阵“列队”,依着山势从上至下共分为5排,每排的数量分别是“4—4—4—5—5”。在第3排4座棺墓中间,还有一座残存的塔座。

  在中山陵园管理局设置的标牌上,指出这里“安葬的人多为参加过北伐战争或早年从事革命中牺牲的将士代表”,不过究竟何人就不得而知了。

  回忆录中有碑上名字

  近代史学者、江苏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进,早在2010年就发现这处神秘的墓群,几次探访后他通过仔细辨读碑文,找到了6个较为清晰的名字,东南角一处墓圹残碑上有繁体字的“军将士罗元勋之墓”字样,西南角一处墓圹残碑上有“邓祖余之墓”字样。

  丁进查找历史文献发现,罗元勋和邓祖余分别是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一师第十九团的一营营长和二营营长,在1927年8月龙潭战役中牺牲。

  时任第一师少校副官张文鸿在1964年写的回忆文章《龙潭战役片断回忆》中写道,“我方死伤营长如邓祖余、马庆华、罗元勋、萧兆鹏等约10员……”张文鸿还提到,战后“紫金山附近建立了一座第七军阵亡将士纪念塔”。

  丁进认为,墓群中残存的塔座就是这座“纪念塔”。

  为何“名分”迟到80多年

  为什么北伐烈士的墓群如此残损?这要从蒋介石说起。

  丁进认为,第七军由李宗仁任军长,白崇禧任参谋长,是桂系部队。1929年,蒋介石与北伐胜利中属于“盟友”的桂系决裂,发动了蒋桂战争、粤桂战争、蒋桂张战争。当时,主宰南京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很难容忍自家地盘上有敌人的纪念地,干出了“毁墓”的勾当。

  张文鸿也在回忆文章中指证,蒋桂分裂,新桂系垮台后,蒋介石“将第七军阵亡将士纪念塔拆毁”。也就是说,这些烈士墓1927年建成,1929年就遭到人为的毁坏。

  北伐烈士为革命献身,却因国民党内部各派的纷争无辜受辱,而这一晃就是80多年过去。“我认为这里的遗迹应该公布为‘陆军第七军阵亡将士纪念地遗址’,正名之后,才能得到应有的纪念,同时也为未来评定为文物做好充分的准备。”丁进说。

  -新闻链接

  惨烈龙潭战役

  决定“北伐”命运

  龙潭战役,是孙传芳与北伐军之间进行的一场著名战役,也是北伐战争中最激烈、最具决定性的一场战役,龙潭战役奠定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军事基础,也使得显赫一时的“五省联帅”孙传芳从此一蹶不振,变成光杆司令。

  当时南京的龙潭、栖霞山、尧化门等地均是遍地战火。是役,6万余孙军,战死和淹死约4万余,被俘2万余,孙传芳的主力几乎消耗殆尽,再无力南侵。北伐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也不计其数,仅仅黄埔5期学生,阵亡达500人之多,战况激烈程度,由此可见。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