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南半球的幸存者,让儿子赶回南京遍访丛葬地

14.12.2014  18:19

  昨天南京17个丛葬地同步致哀,众多市民自发前往,新华报业全媒体17路记者发回现场报道

  钱鸣 刘浩浩 程岚岚 徐昇 姚均祥 陈郁 谢婷 李立立 张红 柳辉艳 于丹丹 余翔 祖韬 徐媛园 周西宁

  太平门丛葬地:“勿忘国耻”口号响起。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范晓林 摄     中山码头丛葬地的悼念人群。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芦艳 摄     普德寺丛葬地:市民送上花圈。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可 摄     北极阁丛葬地:市民现场放飞和平鸽。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季宇轩 梅建明 摄     五台山丛葬地:纪念碑由幸存者手书。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仇惠栋 摄   江东门丛葬地:孩子们将铭记这段历史。     东郊丛葬地:市民送来花圈。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浏 摄   昨天南京南站,旅客和工作人员自发参与,集体默哀。毕天宇摄

  

  草鞋峡丛葬地

  千名市民自发悼念遇难同胞

  一枚枚纸鹤、一束束菊花……昨天早晨,城北永济大道上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人流不息,人们用献菊花、纸鹤的方式悼念遇难同胞,祈祷世界和平。整个上午,有附近的街道、企事业单位以及自发前去的群众共千人参与了悼念仪式。

  78岁的窦汉东老先生不到9点也从家里赶到活动现场,献上菊花,弯腰鞠躬祭奠死难同胞。他对记者和晨报小记者乔谦介绍,他永远也忘不了这段历史,为了让后人也能记住,所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他都要带领家人一同前来悼念死去的同胞。早晨9点58分,现场的悼念仪式正式开始,全体现场人员唱响国歌。早晨10点,随着防空警报的拉响,全体人员现场为死难同胞默哀。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钱鸣

  燕子矶丛葬地

  铭记历史是为警醒后人

  13日上午,位于长江之滨的燕子矶公园内,一片肃穆。当天,栖霞区社会各界公祭遇难同胞的活动在这里举行。150余名政府、社会、群众和中小学生代表,早早就在纪念碑前排好长队,等待公祭的开始。

  10点整,庄严的国歌奏响,之后警报声响起。面对庄严肃穆的纪念碑,青少年代表和群众代表分别发表讲话。正如来自燕子矶中学的群众代表陶长树老师所说,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警醒后人,不让悲剧重演。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就更有义务把那段真实的历史告诉世人,尤其是告诉年轻人。

  最后,大家绕着纪念碑分别献花,寄托哀思。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