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工33年获得34项专利 创效6800万
图文无关
9月30日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庆招待会。中国石化江苏油田首席技师田明是出席招待会的14名全国劳动模范代表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的劳模代表。在普通岗位上执着创新,让他从一名油田作业工成长为技能大师,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52岁的田明肤色黝黑,双眼炯炯有神,他的“荣誉墙”令人肃然起敬: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2017工匠中国年度十大国匠、中石化技能大师、江苏大工匠……他的创新成果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企业创效6800万元。
从一名试采测试工到行业顶尖技师,田明用33年时间,书写了这部励志传奇。
在田明的工作间里有个书柜,里面不少书已经翻破了边。“我是个技校生,书读得少、底子薄,面对日新月异的新设备新工艺,不看点书跟不上啊!”田明说这话,是因年轻时有过一次难忘的教训。1985年7月,田明从江苏油田技校钻修班毕业,被分配到试采一厂攻关队地层测试组工作。地层测试,就是将测试阀下到油层深处,通过地面提放管柱控制井下测试阀开关,录取地层压力、温度、产量等参数。因为技术不熟练,一次他执行测试任务时,几天下来竟没有录取到任何地质资料,延误了工期。看着懊恼不已的田明,组长语重心长地说:“学历低、没技能只代表现在,你还年轻,只要肯学习肯钻研,一定能把工作干好!”这句话重重敲在田明心坎上,从此他开始了自学之路。
白天跟着工程技术人员上井干活,看图纸、学技术;晚上往返骑自行车20多公里,参加油田的高中文化补习班……凭着这股狠劲,田明仅用1年半就学完了高中3年的课程。他还自学了《科学试油系统工程》等专业知识,这些年撰写的笔记有10多万字。
就在锲而不舍的学习中,田明把自己练成了技术专家,继而成为解决生产疑难问题的创新专家。田明有个习惯,现场作业时只要遇到不顺手、不方便的地方,总想着捣鼓、改进一番。在石油钻探中,射孔测试要使用一种精密压力计,用于录取地层压力资料,而射孔爆破瞬间产生的高压极易造成仪器损坏,轻则导致试油资料不准或测试返工,重则影响油气藏的准确评价。田明主动接下了这个攻关课题,研制了一种压力计过载保护器,能在射孔瞬间关闭传压通道、射孔后自动复位。新设备投入使用后现场施工40井次,压力计无一损坏,仅此一项创效超过百万元。
在江苏油田,一连串数据记录下田明这些年的创新成果:1994年,解决了探井取样的问题;2000年,解决了盐城1井双波纹管流量计技术问题;他参与的“试油测试配套工具的研究与应用”被推荐参评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2016年,田明团队在江汉油田页岩气井测试穿电缆作业中仅用3个多小时,成功将5000多米电缆全部穿进连续油管;2017年,田明团队仅用两个多小时就为渤海钻探内穿11.8毫米的电缆5600多米,刷新国内连续油管内穿最粗电缆的纪录……2010年,江苏油田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田明更将一腔热情投入到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中,工作室也成了全油田的新技术研发基地。这些年来,田明团队完成技术革新100余项,获得34项授权专利,还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技术论文30多篇。
一身绝活的田明如今已是全行业闻名的技能大师,几年前曾有一家跨国公司开出50万元年薪“挖”他,被婉言谢绝。田明的想法很朴实:“是油田培养了我,我不能为挣钱就甩手走人。”如今,“田大师”还是喜欢窝在工作间里,对着一个设备零件来回琢磨如何用起来更顺手、生产起来更高效。而他真的就曾用一个报废的控制元件,修好了价值上千万的进口设备,节约外修费用十几万元。
“不为名、不为利,为的就是自己喜欢。”憨憨的田明微笑着回过头,目光又凝注在手边正在捣鼓的设备零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