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

06.11.2014  10:53

  特色专科共建、区域资源共享和对口支援帮扶,成为常州市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三种模式。常州市10月29日召开医疗联合体推进会。


  据统计,2013年常州市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门急诊人次比例为50.5%和49.5%,住院人次比例为78%和22%,二级以上医院床位使用率为110%,而基层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仅为50.5%,大医院一床难求的问题亟待解决。


  为提速分级诊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把更多人才和技术引向基层,逐步使基层医疗机构成为群众就医的首选,常州市于去年8月启动实施医疗联合体建设。三种模式中,特色专科共建型“医联体”首批规划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共建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老年康复科、妇产科、普外科等15个专科、300张床位;区域型医联体由强实力医院与近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组建;对口支援型医联体以派驻医生坐诊、帮扶特色专科的形式展开。


  目前,常州市已有10家医院与31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医疗联合体,并取得初步效果。据统计,今年1至9月,各医院派出专科骨干医生68人次,驻点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进行技术和管理的传帮带,下派医生门诊诊疗达3961人次,培训基层2500多人次。市一院、二院、四院、七院和武进人民医院为13家基层医疗机构联合体单位提供集中影像诊断5636人次、心电诊断76人次、临床检验663人次、病理诊断5439人次、住院后下转基层27人次、出院病人信息下转基层1690人次、为基层进修32人。


  常州市还明确了一系列医保政策,支持推进医联体工作。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起付标准均低于市级医院;居民医保的住院报销比例一二级医疗机构比三级医疗高10%;住院病人下转基层医疗机构住院的,取消住院起付标准。截至目前,常武地区共有96家定点单位实现双向互通,基本满足两地大部分参保人员就近就医、看病配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