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希颖:中澳结束FTA谈判 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周小璐)“宝宝们能喝上物美价廉的澳洲奶粉了、品尝高大上的澳洲牛排时不必担心钱包了、土豪投资澳洲时不必再苦恼审查了……”近日,在各大媒体以及小伙伴们的微信圈里,这样一条欢呼雀跃的消息随处可见。据了解,中澳自贸区协定有望明年签署,达成协议后意味着在未来5年内,澳大利亚针对中国的进口商品100%将变成零关税,双方在投资领域都将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
这对中国的普通消费者而言,澳大利亚乳制品、牛肉、海鲜、羊毛等商品,都有望因为自贸协定而迎来降价。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的深远意义和连带效应远不止如此,由此而牵动的力量角逐更是“迷雾重重”。就此,网络外交和网络安全研究中心执行院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政治战略博士、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雷希颖接受了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
雷希颖。
讲述:22年僵持终于迎来柳暗花明
雷希颖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谈判获得实质性进展,实属不易,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角力过程。从2005年4月起,中澳在历经了近十年22轮的谈判后,终于结束了实质性问题的谈判。这期间,双方一度因为核心问题上的僵持,互不退让,使得谈判陷入了长期的僵局。
“对澳大利亚方面而言,在例如矿产业这样的核心领域,尤其是在铁矿石需求紧俏的时期,它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降低中国企业投资矿业的门槛的;对中国而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前,中方在金融领域的准入和放宽等问题上一直是非常谨慎的。”雷希颖分析认为,虽然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但是,随着具体形势的变化,包括铁矿石出口遇冷,以及中国推动金融改革等,中澳在一些僵持的核心问题上,都有了更大的回旋空间。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陆克文政府在2013年6月,明确将加紧推进自贸协定谈判的问题视为澳大利亚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对此,中方顺水推舟,恰到时机与澳方一道打破了僵局,完成了实质性的谈判。“随着实质性谈判的结束,双方将加快具体协议的签署,希望能够让谈判果实尽早实现。”雷希颖希望。
分析:双赢之外如何发挥最大优势
不同于朋友圈的刷屏欢呼,雷希颖对双方贸易谈判有着更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中澳双方本身的贸易互补性决定了中国与澳大利亚都可以各取所需,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以互利共赢为主。但他同时提醒,这也会给中澳的一些旧产业带来冲击,尤其是澳大利亚脆弱的工业产业,基本无法对抗中国成熟、高效、价廉的工业体系;而中国的金融业、服务业和农业行业等,也将受到来自澳大利亚的强力冲击。
“澳大利亚高品质的农副产品将会很快大量出口中国,冲击中国的本土产业,而中国的制造业也将对澳大利亚的制造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不仅如此,澳大利亚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服务业体系,这也将对中国的相关行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但不可置疑的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双方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将非常有益于双方对自身不足的产业和行业进行整顿和提升,最终能够推动落后产业的升级,以及综合实力的提升。
“对中国来说,我们所能做的,不是逃避问题,而是在压力之下,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自由配置的优势,通过政府的高效引导和有力支持,依靠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品质量,以及打造有竞争力的品牌等,为接下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做好准备。”雷希颖从多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建议:打工签证是“穷游”的绝佳方式
另据消息说,中澳已经完成了关于“打工度假安排(WHA)的谈判”,将每年向中国提供5000个打工签证名额。对此,雷希颖表示,新西兰其实已经对中国开放了“打工度假签证”,每年分配给中国1000个名额。
“这种方式能够让更多家境普通的中国学生去往澳大利亚,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支持自己的旅行,并最终通过旅行来丰富自己的经历,扩展自己的见识。”雷希颖重申了自己的一贯立场,那就是鼓励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去往发达国家进行“穷游”。
他认为,通过“穷游”,中国的年轻人能够最直接的感受发达国家的真实面貌,帮助青年人更深刻的认识外国的好与坏,破除对网络上盲目美化外国的迷信思潮,最终对自己的祖国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此外,去往这些国家的年轻人,能够向当地人展现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风貌,推动民间的深入互动和交往,并逐步深化两国的认识和互信。”
推测:日本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雷希颖分析,随着中澳贸易协定的签订,中澳的经贸关系将很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将稳坐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国的交椅,而澳大利亚也将成为中国在大洋洲最大和最亲密的贸易伙伴,在非涉及美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也将更多的考虑中国的意见和态度。
谈及未来,雷希颖预测,接下来,日本毫无疑问将是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最重要的一个目标。“不过,由于中日关系仍处于比较紧张的状况,能否缓解关系,有效推动自贸区谈判的进行,这要看日本是否能够停止对中国的挑衅,以及拿出足够的诚意。”雷希颖说。
原标题:雷希颖:中澳结束FTA谈判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