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海阔天空任你“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振兴乡村的人。本报今天推出一组“返乡记”,从返乡支教的教师、返乡当农民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新青年等视角,观察乡村多姿多彩的新变化,思考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候鸟归巢,“衔回”创业种子
乡村振兴,有赖于振兴乡村的人。
在一个个关于“候鸟归巢”的美丽故事中,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从城市回到乡村当村官的大学生,带来了一颗颗极富生命力的种子,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90后帅小伙,走上返乡创业领奖台
新沂市委市政府为返乡创业提供容量大、门槛低、易接收的各种优惠政策。市人社部门广泛宣传鼓励和支持返乡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一大批创业典型陆续涌现。截至目前,该市共有2552名务工人员带着打工淘来的第一桶金和先进技术,回乡创办经济实体。
26岁的宁家鑫是新沂市灵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第一个走上‘首届返乡创业之星’颁奖典礼台,我觉得特别自豪!”1992年出生的宁家鑫,说起年前的那次颁奖典礼,至今仍沉浸在喜悦之中。
2月5日,新沂市举办“首届返乡创业之星”颁奖典礼,最年轻的宁家鑫第一个走上了高高的领奖台。“人越是在年轻的时候越喜欢外面的世界,而且你在外地的企业做得也非常好,为什么会选择回来创业呢?”
面对记者提问,年轻的宁家鑫不假思索地回答:“首先我觉得创业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方式。另外,我的家乡新沂真的是创业天堂,这里就是我的根,我从这里出发,又回归到这里,我感到很骄傲和自豪!”
创业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2013年10月大学实习期间,宁家鑫了解到专做家具的“淘宝村”沙集镇。“朋友提到那里的传奇,让我激动不已,于是想去探个究竟。走在大街小巷,那里的人谈论的都是关于电商的事情。”在没有告知父母的情况下,他透支了一年的学费作为创业启动金。朋友出于对他的信任,也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他,就这样,“灵感电子商务”的前身成立了。
创业的艰辛不言而喻。经过半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宁家鑫才敢把事情告诉家人。家人帮助他贷款10万元,建起了厂房,宁家鑫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沙集创业生活。“2015年底,没有更大的厂房,加之企业人才的流失,创业进入了一个‘天花板’。于是我想到了家乡新沂。近年来,家乡的基础和配套设施逐步成型,在仓储、物流、原材料等方面拥有沙集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更关键的是政府对创业青年十分支持,于是我决定返乡创业。”
2016年初,宁家鑫将工厂从沙集搬回老家新沂,在墨河街道租用了2000平方米的厂房。
两年时间,宁家鑫的企业已从当初沙集的500平方米厂房,扩大到了现在位于新沂北沟和墨河的两个厂房共5000平方米,销售额也从当初沙集的每年300万元,猛增到现在的每年3000万元。去年,宁家鑫获得新沂团市委颁发的“新沂市电商十佳青年”称号。今年2月5日,他荣膺新沂市“首届返乡创业之星”,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31岁的村团支书,返乡6年不舍得走
因为时间不凑巧,记者是通过电话采访的杨淑艳。
向她要个人工作照时,这位31岁的返乡大学生,竟然找不出几张照片来,“因为平时在村里都是我给大家拍照,翻了翻手机相册,基本上都找不到合适的个人照”。
最终,她通过微信给记者发来四张照片——
第一张是2018年第一场大雪时埋头铲雪的侧影;第二张是前不久村里成立乡贤会时,她将乡贤聘任证书递交给副镇长时的侧颜照;第三张是在村委会工作发言时的情景,低头照。正当记者感叹难见“庐山真面目”时,第四张照片发来了——这是一张“急就”的自拍照,年轻而美好的返乡青年形象终于出现在记者眼前。
杨淑艳大学本科毕业,曾在昆山市工作了两年多,“在花桥经济开发区一家公司做人事专员,公司各方面待遇都还不错”。2012年,几经思量,杨淑艳决定报考村官,返回故乡昆山市锦溪镇朱浜村工作。一方面,她想要更好地照顾体弱多病的妈妈;另一方面,乡村正在发生的变化,让杨淑艳内心振奋:“回去,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012年7月,考取村官的杨淑艳返乡,主职是朱浜村团支部书记。在村民公共服务中心,杨淑艳的办公室常常很热闹——种粮归集体所有后,她负责把粮食补贴分发给村民;村里信息相对滞后,村民想申请尊老金待遇、临时救助待遇、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医疗救助待遇等,都找到她这个大学生询问相关政策和申请细节。
杨淑艳在村委会工作,每天就是围着这些“小事”转。去年十九大召开之时,又一件“小事”落在了杨淑艳身上,那就是创设并运营维护“昆山市锦溪镇朱浜村e阳光平台”微信公众号。打开这个微信公众号,手指轻点,便可了解朱浜村的历史及现状,这更是一个信息公开透明的村民服务平台,村干部履职清单、任期目标、阳光村务监督、重要公示等信息一一了然在目。
其实,这些年,“逆流”返村的年轻人并不仅是杨淑艳一位,但有的返乡一两年后再次回到了城里。
“某一天,你会不会再走?”记者问她。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坚定:“这些年我亲眼看到,朱浜村从村庄环境整治到康居乡村,再到美丽乡村建设,变化真的太大了!去年,祝甸自然村又被确定为首批省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点,乡村振兴格外让人期待。我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不舍得走。”
留住人才,政策不能缺位
乡村振兴,就是农民要富、农村要美、农业要强。农村需要注入新鲜血液,要让返乡人才安心扎根,就需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回来,放弃了很多。”返回故乡昆山市锦溪镇朱浜村工作的杨淑艳坦言。更让她担忧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有乡村医疗资源的匮乏。看来,乡村想真正留住人,政策配套和相关的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县城教师,为留守儿童建家长群
又到一年开学时。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何建香就驱车三十公里从县城赶往射阳县最南端的盘湾镇中心小学,开始一天的教学。去年秋季学期开始,她作为射阳县城解放路小学的骨干教师支教乡村。
“寒假同学们有没有读课外书啊?”性格内向的蒋立成意外地举手站了起来,这个孩子是班里变化最大、进步最快的一个。
蒋立成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离异且都不在本地工作,孩子被托养在镇上一个熟人家庭。一开始,何建香并没有深入了解蒋立成的状况,直到发现他上课一直打瞌睡,文具书本总是丢三落四。“我立即加了他妈妈的微信,私聊。”这才得知,孩子是判给爸爸抚养的,托养家庭环境嘈杂,影响休息。
或许,母爱可以帮助孩子振作起来,何建香决定争取妈妈的支持。果然,妈妈的关心仿佛一针强心剂,上学期末,蒋立成的表现扶摇直上,自信心大大提升,看拼音就能完成课外阅读。
重视个体特征,重视家庭氛围,重视阅读,拥有24年教龄的何建香给这个乡镇小学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当然,执行起来并不容易。
盘湾镇所有的村小都已撤并,孩子们集中到镇上读书。路途遥远,一年级5个班,就有一个整班50多人寄宿。这些孩子才七八岁,但其父母都外出打工,寄宿是无奈的选择,给低龄孩子带来很多生理和心理问题。父母管得少,孩子童年就缺乏父母陪伴,已成为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最大痛点。
支教,让每天往返的路程变长了,也让何建香的思考维度变宽了——小学教育,特别是刚入学的留守儿童,可塑性极强,在他们的“人生赛道第一圈”,如果有老师、家庭、父母的真心引领,他们的人生赛绩也许能够更出色。
为此,何建香决定建立家长群,“不管人在哪里,都要关心孩子的教育”。一个班54个人,家长群就有108人,整整齐齐,一个不少。尽管有些“家长”是姑姑,还有些是托管阿姨。
作为盐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何建香始终坚信,多阅读比多抄写强。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上学期末,她所带的班级整体成绩特别优异。
支教时间不长,但变化很喜人。何建香发现,这几年,不管经济条件如何,乡村家庭都比过去更重视教育,关键是要有好的引导。
何建香所在的县城学校还有很多优秀教师选择下乡支教。他们书写的“返乡记”,给这些乡镇注入了鲜活的教育因子。
【记者感言】
乡村振兴,教育不能缺位。截至去年底,我省还有农村留守儿童206221人。他们由谁来守护?家庭、社会、学校缺一不可。孩子跑好“人生赛道第一圈”,既让这些家庭看到了希望,也让人们对乡村振兴的未来充满期待。
最美大学生:从上海回赣榆当“新农人”
1990年出生的王钧,返乡分两步走。
第一步,2013年1月,大专毕业半年的王钧从上海返回连云港赣榆,由物流公司销售人员变身城区茶叶店老板。“我是硬着性子要回,家里人都不同意。但当时我根本不懂茶叶,开店失败了。”
3个月后,她迈出第二步,回到位于赣榆石桥镇王集村的茶园。那时她父母的茶园不到100亩,炒制车间不足100平方米。因为当天采的鲜叶要当天炒好,家里6口人齐上阵,炒茶总要炒到天亮。睡几个小时后,又得赶紧起来包装茶叶。起初,在鲜叶收购环节,王钧一改粗放模式,按不同等级收叶、付钱。其后,她研究南北茶差异,去浙江学习,请师傅上门,改进工艺,还组织团队开发红茶。接着,她创立品牌,下决心不用化肥,不打农药,在质量上下功夫。
2014年12月,王钧成立合作社,周边6户茶农加入。半年后,近500平方米的新车间建起来。不久,在新车间基础上,她又将加工环节独立分离出来,成立连云港御龙茶业有限公司。
相信“越努力越幸运”的王钧,2016年在赣榆城区重开了一家茶叶店。二度开店,她成功了。去年,她成立连云港芦阳山庄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拓展经营范围。今年,她还订了个“五年发展规划”。她说,茶园起初是一片荒山,汽车开不到茶园门口,现在山上环境很美,政府还把周边道路都修好了,农村发展前景很好。
回顾返乡创业路,她感恩政府的支持、帮助。她先后从连云港市人社局领到10万元“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奖补资金,获得赣榆区“省级财政扶持农民合作社项目”30万元补贴。
作为第二批返乡创业的国家级试点,连云港市赣榆区积极扶持返乡人员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措施,如鼓励创业基础好、创业能力强的返乡人员,充分挖掘乡村、乡土、乡韵潜在价值,开发农林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业服务业等产业项目。
“江苏省最美大学毕业生”王钧满含激情地说:“虽然我不下田干活,但我扎根农村、从事农业,是一个‘新农人’。把在外面学到的先进理念带回家乡,跟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奋斗出一片新天地,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是我们‘新农人’的价值。”
【记者感言】
要让更多的“王钧”们返回家乡、建设家乡,就需要有好政策的支持,这样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田野、振兴家乡。
本报记者宋金萍汪晓霞唐悦徐冠英配图新华社
标签:
编辑: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