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壮大卫生资源总量 打造“智慧卫生、健康宜兴”
中国江苏网11月27日讯(记者 米格)记者今日从江苏宜兴市政府获悉,该市将进一步壮大卫生资源总量,鼓励民营办医,打造“智慧卫生、健康宜兴”,到2020年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水平达到省内领先。
据宜兴市副市长储红飙介绍,目前宜兴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77家,其中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10家,区中心医院6家,改制医院、民营医院13家,部队医院1家,监狱医院3家,疗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42个,拥有床位数4880张,基本形成了以市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区中心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2011年1月1日起,宜兴23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年7月1日起全市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内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落实。
据其介绍,宜兴市人均期望寿命已达81.2岁,较2011年增长了1.1岁,其中男79.7岁,较2011年增长2.1岁,女83.3岁,较2011年增长0.8岁。
记者获悉,该市下一步将继续壮大卫生资源总量,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医疗卫生监管体系,建设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中西医结合,政府办医和社会办医相互促进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智慧卫生、健康宜兴”,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到2020年,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水平达到省内领先。
储红飙介绍说,将进一步开放医疗服务市场,鼓励多元化办医,支持社会资本申办高起点、有特色、上规模、填补市内专科空白的特色专科及护理、康复、疗养等医疗机构,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将打破门诊报销“瓶颈”,使能够在门诊解决的疾病不进病房,减少个人及基金的支出。将进一步拉大区中心医院和城区医院医保病人的报销比例差距,通过价格杠杆引导病人留在当地区中心医院治疗。
到“十三五”末,预计在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上投资近30亿元,从医疗设施、停车出行等就医环境方面,改善群众的就医体验,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