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欲捐骨髓救母:只要想到妈妈再痛我也不怕!
13日,成都市军区总医院,苏涵在病房探望妈妈。
妈妈,你要加油噢,等你病好了,我们一起出去玩。”7月13日上午,成都下起了淅沥沥的雨。在军区总医院血液科,12岁的苏涵(化名),趴在无菌病房外的窗户上,对着熟睡的妈妈,轻声说道。
一个月前,苏涵的母亲叶珊(化名),还计划着等儿子放暑假后,一家三口外出旅游,看看世界。然而,突如其来的疾病却将美梦打碎。今年6月,崇州女教师叶珊不幸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根治这种疾病,唯一的“解药”是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救命骨髓从哪儿来?经检测,苏涵的骨髓和母亲的匹配程度高达90%以上。情急之下,12岁的孩子主动请缨,要把自己的“血”,捐给妈妈。
生命的曙光>
母亲突患重病儿子骨髓匹配成功
今年38岁的叶珊,是崇州一所小学的音乐老师。今年6月,突如其来的疾病,碾碎了这个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
6月10日,叶珊拿到确诊书,她被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告诉她,这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若想根治此病,必须进行骨髓移植。那一瞬间,叶珊的脑子一片空白,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他才12岁,如果我走了,他怎么办”!
挣扎过后,叶珊决定和疾病搏斗,而支撑她做出这一决定的,正是自己的儿子和丈夫。要治病,首先得找到与之匹配的骨髓。疾病面前,她的家人没有放弃。得知要检测骨髓,所有家人亲戚都伸出手来,连12岁的儿子也不例外。
幸运的是,焦灼等待多天后,医院给出检测结果:儿子的骨髓与母亲匹配程度高达90%,可以进行骨髓移植。一瞬间,叶珊的生命出现曙光。
勇敢的男孩>
不再害怕打针要把“血”给妈妈
儿子还小,要不要让他为自己捐骨髓?叶珊很纠结,她担心捐骨髓,会让儿子的健康受到影响。
6月底,随着叶珊病情逐渐恶化,孩子的父亲苏先生再也憋不住了,他必须要让自己的妻子活下去。两周前,苏先生把小涵叫进房间,准备和孩子来一场“大人的对话”。
“妈妈的病现在很严重,只有涵涵的骨髓才能妈妈,你愿意救妈妈吗?”
“当然愿意,我想救妈妈!”听着儿子说出这句话,苏先生眼睛红了。
在随后的身体检查中,苏先生问孩子是否害怕,小涵想也没想就摇起了头。“一点儿都不害怕,我想把自己的血给妈妈,希望她早点好起来。”听到爸爸询问医生,捐赠骨髓对自己的身体有无影响时,小涵立刻揪住爸爸的手,连忙说道:“不管对我的身体有没有影响,我也要救妈妈!”
虽然不害怕捐骨髓,但小涵还是有些怕打针。“以前,每次生病带他去打针时,他都会哇哇大哭。”苏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害怕打针,但儿子这次特别勇敢,没有流过一滴眼泪。每次抽血时,小涵都紧闭双眼,把头扭向一边。“每一次抽血都是为了妈妈,当然不能哭!”小涵说。
男孩的愿望>
盼望母亲康复全家一起去旅游
7月13日早上,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华西都市报记者在成都军区总医院血液科,见到了这位腼腆却勇敢的男孩。
“妈妈,你要加油!等你病好了,我带你出去玩!”上午10点半,医院无菌室外,穿着绿色上衣的苏涵趴在玻璃窗上,和病床上的妈妈隔窗相望。叶珊躺在病床上,看起来有些虚弱。由于缺少血小板,她这些天病情有些反复。
每天,小涵都会在爸爸的陪伴下,来医院探望妈妈。虽然有时叶珊无力说话,但孩子总要看上几眼,才能心安。小涵告诉记者,这样隔着玻璃窗看妈妈机会,每天只有两次,而每次只有半小时。然而,每天的两次半小时探望机会,就是他一天里的最大盼头。除去探望妈妈的时间,苏涵不是和爸爸、外婆在医院附近租的小房里待着,就是来到医院里,为下周的骨髓移植手术做准备。
“美丽、有气质、漂亮、温柔。”说起妈妈时,苏涵一连用了四个形容词。他告诉记者,在家里,妈妈不会怎么管他学习,更多的是陪着他一起玩耍。但即使没有妈妈的监督的日子,苏涵对待学习也没有半点马虎,并在今年考上了成都实验外国学校。
在妈妈生病前,小涵本来计划着,一家人趁着暑假出去旅游。“没事,等妈妈病好了,我和爸爸就带着她去海边度假,补过暑假。”采访中,一直有些害羞的苏涵,在说起自己的愿望时,立马露出了笑容。
爱心接力
众多志愿者捐献血小板
叶珊的同事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如果要战胜病魔,除了需要骨髓外,还需要大量的AB血型血小板,如果没有血小板支持,病人会非常危险。此前,叶珊因为无血可输,医生就曾下过一次病危通知书,幸好有不少志愿者赶来捐血,她才转危为安。
为了挽救叶珊的生命,叶珊的同事们在微信上发文寻找AB型血小板。短短几天时间,就有许多志愿者来验血。
7月13日上午,记者在成都军区总医院遇见了四位从崇州赶来的志愿者。叶珊的同事杨老师告诉记者,仅12日一天,就有20多个人去到崇阳镇济康医院验血。经筛查后,有4位符合要求。拿到验血报告后,他们就马不停蹄赶来成都。
据杨老师介绍,叶珊每日需要用两到三人的血小板,这周的血量已经足够,但下周的血小板还没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