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政协委员们还有话说
今年两会,养老服务是全国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热点。在养老领域,记者经查阅相关提案发现,如何发展居家养老是委员们关注比较多的。
很多委员指出,居家养老服务是比较符合我国传统观念、经济基础和心理需求的养老服务模式。那么,就居家养老服务,委员们都主要关注啥呢?记者为大家梳理了一下。
做好居家养老服务顶层制度设计
“在推行覆盖面上存在着进程缓慢的问题和不到位的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屠杰从居家养老服务推进程度上指出问题所在。
全国政协委员鲁安怀则进一步指出,居家养老服务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存在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问题。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他举例说,养老照料中心提供助餐服务,但有些并不具备许可证,属于无照经营。还有失能老人需要上门医护服务,但“医保”不允许医生护士上门服务。
鲁安怀还指出, 居家养老服务未对服务内容的等级和服务价格体系出台指导性标准,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可依,各地标准差异明显。
在鲁安怀看来, 这些障碍性因素不利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
为此,屠杰指出,在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政策上要给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明确的支持。要出台法律和实施细则,要有实际的支持措施,如财政部门予以支持,民政部门予以指导,涉及养老服务的机构享受税收优待等。
与屠杰一样,鲁安怀建议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及其配套措施,让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发挥作用。做好政府内部与之相关的职能部门之间资源的统筹,政策的共享和相互配合,细化政策落实。
为了维持政策的可持续性,鲁安怀建议,加大投入,通过实施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家政企业参与。政府通过政策补贴来引导服务项目的发展,也可以运用政府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来购买服务人员的岗位。
屠杰还建议,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站,安排好养老服务项目的落实,整合好社区的养老资源,使老人享受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医疗保健、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
为老人居家养老提供良好环境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杨云彦指出,要发挥社区作用,建成照顾方便、舒适度高的居家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友善的社会支持环境。
更为友善的社会支持环境包含着对道德层面的要求。老人在社区养老,需要敬老、爱老社会氛围的支持。
“养老机制的探索应扎根于历史文化,要重视养老文化的传承性,构建以‘互益’为理念、以家庭为载体、以社区为平台的互助养老模式,传承和弘扬全民互敬互助的养老文化理念。”全国政协委员王名从传统文化中为居家养老服务寻找文化遵循。
那么,如何构建呢?
“我们重视国家制度化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在家庭结构变化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情形下,忽视了家庭养老能力的建设。”王名建议,应鼓励家庭养老和血亲互助。倡导树立家风和家德,弘扬孝道,通过社会政策鼓励子女和老年人共同居住。
就完善社区支持的体系,王名建议,以社区为平台,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推进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发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启发和培育老年人群体的互助意识。
屠杰建议,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倡导社会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在形成社会良好的爱老、助老风尚方面,以社会组织、社工为代表的公益力量成为一支强劲的力量。王名还建议,大力培育专业化和多元化社区养老社会组织,用公益、互益链接政府、市场与社会,倡导和践行全民互助养老理念,增进老年人社会福利。
以“互联网+” 促进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老人是分散居住,如何精准、高效地瞄准老年人的需求是一个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徐晓兰建议,以大数据打通居家养老服务的梗塞。
她指出,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体系建设尚没有形成规模,虽然已有的居家养老服务涵盖了一些领域,但分布较为零散,质量参差不齐。养老服务的公共数据共享困难,导致了信息的不完整和重复投资建设,不利于居家养老服务业的统一高度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杨元庆指出,需要依托街道等基层政府,全面掌握养老服务需求总量、分类、分级与分布平台情况,开发建设“动态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就此问题,徐晓兰建议,发挥数据优势和集聚效应,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基于该平台对老年人群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利用云存储技术对其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行为习惯进行在线分类管理。
构建综合信息平台需要时时刻刻与老人产生链接,这个链接需要家用智能终端的支持。
徐晓兰建议,通过财政补贴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家用智能终端市场,对从事智能健康行业研发、制造和服务的企业及机构进行合理的引导和鼓励。从而发挥家用智能终端在数据采集分析方面实时性和便捷性的优势。
既要公益性又要引入社会资本
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指出,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阶段进入老龄社会,人均收入低。独生子女将无力承担。居家养老服务亟须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予以必要的扶持和帮助。具体来说,政府将居家养老服务场所、设施作为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来建设和规划。
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完全大包大揽,他强调,政府可以把这些场所免费或以较低费用委托给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运营,以降低运营成本,为老人提供可承受的居家养老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白鹤祥指出,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以市场化方式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的必然方向。因此,他建议,盘活闲置资源增加养老设施供给。
全国政协委员梁骧也指出,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水电气、税收、运营补贴等方面给予社区养老机构优惠政策,同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鼓励扶持好品牌和好口碑的民营企业开展连锁化发展。
杨元庆指出,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缓慢的一个关键点在于需求不清。为此他建议,加速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提升养老服务产品供给。要鼓励社会力量建立服务公司或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