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司法局积极构建社区矫正“三分教育”体系

10.03.2017  08:10

   近年来,上海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将社区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这一根本目标,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以促进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赎罪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载体,初步形成分段、分级、分类为核心的“三分教育”体系,推动了教育矫正质量的提升。

  一、理清思路抓本质,明确构建“三分教育”体系原则

  秉持教育为本理念,确立大教育格局,系统思考教育矫正工作的有效定位,积极开展分段、分类、分级教育,逐渐形成了构建“三分教育”体系的总体思路。主要是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全局性原则。紧扣本市社区矫正集中执法模式,结合监督管理工作,将“三分教育”体系作为教育矫正工作的总体框架,对体制机制、制度体系、保障支持等予以统筹考虑、整体设计。

  二是坚持系统性原则。注重“三分教育”体系内部机制构建,围绕矫正目的效果,将教育内容、教学安排、课程设置等要素合理配置,有机衔接,相互促进。

  三是坚持实效性原则。注重分析研判不同阶段、群体及个人的问题和需求,运用科学化的矫正手段和矫正项目,确保教育内容及方式的精准和有效。

   二、系统设计抓关键,确立构建“三分教育”体系架构

  针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特点规律,将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初期、后期阶段重点开展分段教育,在中期阶段重点开展分类和分级教育。主要体现在“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一段一制”的分段教育。以初期入矫教育和后期解矫教育为重点,采取每一个矫正阶段配套一个制度的方法,增强社区服刑人员的在刑意识和立足社会能力。入矫教育围绕法律常识、矫正规定、社会认知、案例警示、心理健康教育等应知应会的内容,在全市层面统一教育主题、教学大纲、管理考核,同时在各区层面统一教学教案、教学师资。解矫教育围绕回顾收获、警示预防、社会态度、珍惜生活、安帮衔接等教育内容,举行解矫仪式,突出体现教育引导功能。

  二是突出“一类一项”的分类教育。以犯罪类型和原因为主要标准,采取同一类型配套一个矫正项目的方法,提高教育矫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项目申报、审批、实施、评审、优化、验收的规范化流程,有明确目标、有进度安排、有效果检测。2016年,指导各区研制开发女性、未成年、伤害类社区服刑人员以及社区服刑人员认知矫正、情绪调试类等9类分类矫正项目,并形成了项目运作的规范化流程以及相关矫正项目的基础模板。

  三是突出“一人一案”的分级教育。以分级管理为基础,采取每一个人员配套一个矫正方案的方法,增强个别化矫正的作用效果。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个体情况,合理分配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矫正个别化。通过实行训诫、“三师助一”(律师、教师、心理咨询师)等措施,重点开展一级和特殊情况社区服刑人员的个别强化教育;针对三级社区服刑人员,在教育内容、形式和时间等方面,试行“自主性”的教育矫正。

   三、整合资源抓实施,创新构建“三分教育”体系机制

  为完善理论模型,2016年以浦东新区、徐汇区为重点探索运行机制,2017年全面推开,建立起统一的“三分教育”体系,并达到了“四个进一步”的目的:

  一是矫正机构的教育职能进一步明晰。在“三分教育”体系中,区司法局做好统筹保障,区社区矫正中心全面承担入矫、解矫教育,以及分类教育和一级对象等的分级教育,司法所负责日常性的常规教育以及指导矫正小组开展个别化矫正,整体设置优化了各层级在教育矫正工作上的职能,充分发挥了社区矫正中心的核心、引领、统筹作用。

  二是矫正队伍的分工协作进一步合理。在“三分教育”体系

  中专职干部负责统筹安排,民警侧重执法监管及警示等刚性教育,社工侧重认知心理及帮扶类等柔性教育,志愿者则根据其专长及对象需求开展补充性教育,四者的专职化、专业性得以彰显。

  三是矫正资源的整合利用进一步完善。在加强基础设施,发展服务基地等教育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各区制作完成 7部教学视频作为入矫教育阶段的教学片;组成市级讲师团,为各区入矫、解矫、分类集中性教育提供师资资源;建用结合,注重积累典型案例,建设社区服刑人员分级诊疗个案库。

  四是信息手段的推进运用进一步加快。在实施电子监控基础上,结合在全市推广移动执法仪,进一步强化对分段教育中初入矫对象和分级教育中一级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过程管理,对其参加社区矫正机构组织的活动全面实行电子化考勤,以加强其在刑意识教育。对于解矫阶段和三级矫正人员,充分利用微信、网上学习等方式,促进其自主学习、自我矫正,以更好地回归、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