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睦邻点”串联浓浓邻里情
图为社区睦邻点张师傅正在为居民修理自行车。盛义摄
图为社区睦邻点姚兰芳正在为社区居民测量血压。盛义摄
“姚医师,耽搁你几分钟,帮我量一下血压行不行?”5月2日中午11点多,居民顾云来到位于斜桥东阜社区C区7幢的姚兰芳家中,请她帮忙测量血压。正在拣菜的姚兰芳立马放下手中的活,拿出血压计,一边询问顾云近期的用药情况,一边叮嘱他继续注意饮食和运动习惯。
64岁的姚兰芳是一名乡村医生,就职于斜桥镇东阜社区卫生室,居民有个头疼脑热的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她。2012年,东阜社区在小区住户中推行“睦邻友好卡”,上面写有姓名、住址、我可以帮你的、联系电话四项内容。一旦谁家需要帮忙或家中有急事,都可以通过睦邻名片寻求左邻右舍的帮助,姚兰芳在卡片上写下“我是一名医生,可以为大家提供健康服务”。
渐渐地,姚兰芳家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居民,测血压、测血糖、针灸、清创……,如果有居民需要上门服务的,姚兰芳也总是随叫随到。姚兰芳在家中摆放了不少座椅,她的家成为东阜社区睦邻点之一,家门口挂上了印有“睦邻点”字样的标牌。居民们相聚在此,咨询健康问题、闲话邻里家常,8年来,姚兰芳累计为居民提供了近5000次义务服务。
“我们生活在阳光里,也要把阳光分享给更多的人。”这是姚兰芳常说的一句话,她不仅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丈夫李国彬也和她一起把阳光播撒到更多居民心里。退休前,李国彬是一名水电工,如今他的手艺有了更多“用武之地”,一旦居民家中遇到电器故障、跳闸等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他。居民李元芳夫妇年近八旬,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上周,老人洗衣服时忘了掏出口袋中的硬币,结果硬币卡在了洗衣机滚筒内,导致机器失灵。李元芳立马拨通了李国彬的电话请他前来帮忙,李国彬带着工具包,将洗衣机拆开,很快就取出了硬币,焦急的两位老人这才舒展了眉头。
东阜社区党总支书记江枫介绍,当前,东阜社区已经设立了20多个睦邻点,各个睦邻点依靠有一技之长的居民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项目。睦邻点的负责人有老党员、家庭医生、能工巧匠、广场舞爱好者、退休老教师等,他们提供形式各异的志愿服务,让居民获得就近帮助。
距离姚兰芳家不到一百米处的路口,居民张松成的修车摊是社区的另一个睦邻点。2005年,张松成家拆迁到东阜社区,有一份手艺的他经营了小小的修车摊。记者见到张松成时,他正在修车摊前为居民刘友贤修车。“车前闸线有点松了,紧一紧就行了。”张松成熟练地用工具拧紧闸线,又让刘友贤试着握了几下。
张松成的摊位上,修车工具都是开放的,比如打气筒,但凡路过的、有需要的都可以自拿自用。一直以来,诸如修链条、调刹车、给车锁上油等小事,张松成从来不肯收取任何费用。“换大件收成本价,小修免费”,这是张松成给修车摊定下的“收费标准”。
修车摊距离居民区和学校都很近,担心居民上班或者接送孩子时出现车辆状况,张松成每天早上六点钟就准时来到修车摊,这些年来,张松成义务维修的车辆不计其数,他的双手永远都沾满了洗不掉的黑色油污。此前,张松成遇到一名骑电动车上班的女青年,当时车子后轮胎被钉子扎破,女青年询问张松成:“师傅,我没有带现金,你帮我修车,我给你手机转账可以吗?”张松成年过六旬,一直使用着老式的手机,对于移动支付完全不懂。看到女青年焦急的目光,张松成说,补一下胎而已,我不收你钱,赶紧给你修好了去上班吧。张松成没有想到,当天傍晚,这名女青年特地买了两瓶饮料送到张松成手中,向他表示谢意。“我没有想到平凡的小事情也能让别人记挂在心上,所以为别人服务没什么不好。”张松成说。
记者看到,张松成的修车摊前摆放着数张小板凳,一上午的时间来了一波又一波闲聊打趣的人群,俨然成为社区居民增进邻里情的“据点”。居民刘友贤每天早上都要到修车摊“报到”,一壶茶、一张报纸,足以消磨半天的时光。刘友贤说:“和大家在一起很开心,热热闹闹地聊天,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拆迁以前只顾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搬进社区后生活反而更加有滋味了。”
江枫说:“睦邻点是居民开展互帮互助的场所,也是互相交流的平台,一个个睦邻点将居民的心串到了一起,让邻里相处得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