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对话”:用艺术搭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导语: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总有很多记忆,承载着难以诉说的悲伤与痛。如何用艺术的方式来面对历史、当下与未来,是很多艺术家一直在不懈探索的话题。今年5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举行的《新方法、新公众:痛的沉淀与超越》当代艺术展,通过金属、陶土、玻璃创作的艺术作品展览方式,在艺术家之间、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跨越民族的“艺术对话”。今天,让我们跟随嘉宾们去体验如何通过艺术的方式,反思战争与和平。
本·卡迪诗曼:艺术创作承载着跨越时空的共鸣与追寻
嘉宾简介:以色列艺术家
我父亲玛纳什·卡迪诗曼生前是一位艺术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追寻和平与爱,这种理念也融入到了他的艺术创作中。这次展览中所展出的“和平之吻”,就是为了传达一种爱;“秋之落叶”,表现的是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受害者,也是对他们的缅怀。
虽然生活在动荡年代,但父亲从未停止追寻美好生活的信念,“秋之落叶”金属脸艺术装置是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创作的,既象征生命的消逝,也代表战争给受害者带来的痛苦与摧残,通过艺术的方式揭示出我们对战争的恐惧,同样也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它关乎死亡,更承载着对生命的敬重。我想这件艺术装置之所以能在我们心中产生如此强烈共鸣的,正是感恩于艺术与生活的碰撞,以及艺术跨越时空的力量。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悲痛的记忆之一,这段历史我们必须铭记于心,并传递下去,这样下一代才能时刻保持警醒,避免灾难的重演。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南京,站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万人坑”遗址旁边,面对无数受害者的遗骨,我无法不去想象他们生前的模样,或者他们原本可以成为的样子。他们当中,有多少人本可以成为科学家、艺术家、作家或哲学家?战争和杀戮虽然已经成为过去式,但是维护世界和平却是我们全人类永恒不变的责任和义务。
艺术能让我们思考我们是谁,让我们尽情想象,让我们与灵魂对话,更能让我们凝聚在一起,为共同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灾难而不懈努力。
松冈环:寓历史于教育中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战争与和平的能力
嘉宾简介:日本友人、日本铭心会南京访华团团长
1996年,为了让更多日本民众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我参与组织了在日本举行的《南京1937绘画展》,展出旅居美国纽约的中国画家们关于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侵华战争的相关绘画作品。当时我是一所小学的老师,我尝试把小学语文、手工课等课程,跟美术教育、历史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历史真相,了解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们的悲愤心情。我动员了5所左右的小学和中学的学生,一起制作“南京的悲伤”黏土脸,用黏土再现受害者面容,这些作品当时也在日本的画展中展出。
20多年后的今年,我来到南京再次指导中国的孩子们创作了“南京的悲伤”作品。无论是日本的孩子,还是中国的孩子,我都希望通过这种艺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日本侵略战争的真相,感受战争受害者们的悲伤与痛苦。
从1988年开始,我来到南京调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今天,30年间,我采访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还通过出版证言集,和制作、放映纪录电影等方式,促使更多的日本民众能够正确的认识历史。
经常有人问我,战争是令人恐惧的,我们的教育中应该让孩子们体验这种感受吗?我认为,教育和引导是促使孩子形成对历史与和平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渠道,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告诉孩子怎样去面对恐惧。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我们不应该逃避孩子们的历史教育,而是应该引导他们去思考历史、当下与未来。
孟舒:在富有美感的艺术体验中抚慰心灵创伤
嘉宾简介: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青年艺术家
人类认知历史的方式是多维的,对历史的理解及解读,对历史观念的呈现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历史需要被铭记,但铭记的方式可以是多元的,艺术创作能够让人们在具有美感的艺术体验中,去感受艺术作品内在的深刻性,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反思历史,化解仇恨或者获得慰藉,得到心灵层面的释然。
“白夜”和“守望·相助”两组玻璃装置艺术作品的创作,最初的构思开始于2014年底,制作时间是从2016年到2018年,大约用了三年时间完成。我之所以选择用这种艺术方式将我对历史的思考表达出来,首先,基于我的专业,我的博士研究方向就是关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公共艺术研究,所以我一直希望能够把我的研究与思考转化为艺术作品。第二,我认为,艺术在传播与沟通,创作者与观众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媒介,就是我们的审美体验。观看具有美感的作品展览,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它所蕴含的内涵,或者寓意,是一种有别于图文的阐释性的或者解释性的表达方式。
我一直在尝试和研究如何从艺术的角度去记录历史,我的作品中不一定蕴含着直观的历史信息,但一定是基于我对历史或者事件的思考,以及转化。我希望透过艺术展览,能让观众看到我们青年一代对待历史,表达认知的不同视角。历史的伤痛记忆,不管是民族的,国家的,还是个人的,都需要在记录和表达中,获得诠释、抚慰与化解,从而实现对和平的展望。(张秀枚/文 何佳莉/图)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