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药品均价下降40% 患者每次就医费用维持在15元左右
中国江苏网11月25日讯 (记者 葛明 汪正文 魏欢庆) 数据表明,今年1-10月,全市用于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为190.1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9.4%,同比增长24.6%,增幅高于公共财政支出增幅7.5个百分点。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宿迁经济社会近年来快速发展,如何让百姓生活得更舒心、更开心,一直是市委、市政府思考的中心议题。而最大限度地让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以良好的民生生态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是宿迁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的动因之一。
面对发展新常态,怎样找准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契合点,精准发力,良性互动,实现以人为本的包容性发展?
“在新常态下,相对于经济增速的换挡回落,民生工作更具有刚性特点,只能往前走、不能向后退。要切实坚持民生工作优先谋划、民生事项优先落实、民生投入优先保障,让更多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群众。”在11月13日召开的“五新”大调研大讨论座谈会上,市委书记魏国强旗帜鲜明地指出,在当前形势下,要实现民生新改善,必须适应民生诉求更加复杂多样的特点,以民生幸福工程“六大体系”建设为总抓手,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医教水住行”问题。
自今年7月底履新以来,魏国强对各行各业所开展的密集调研,民生领域就是重头戏。10月20日,魏国强就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专题调研时更是指出,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民生工作,办好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诉求,最大限度、最快速度解民忧化民难。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一幅崭新的民生画卷逐渐清晰。
马陵河是市区一条重要的排污河道,建市以来,群众对河道整治的呼声一直高涨不下。在一周时间内,宿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四次密集调研马陵河整治现场,下大决心在两年内实现“路通、岸绿、截污、水清”,把排污沟变成生态河、景观带、老城区南北大通道。
“关注不满意的,解决最急需的,追求更满意的”,宿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扩大公共产品供给。发展社会事业,解决群众所思所盼、基层所需所忧,成为宿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攻目标。
财政兜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但努力做好为“99%的人”服务,而且切实做好为“1%的人”服务,成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组数字为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分别达179.87万人和83.58万人;新农合筹资标准不断提升,参合率一直保持在99.8%以上。除此之外,城乡低保提标到370元和305元,分别增长5%和12%。
宿迁加快构建现代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医疗卫生监管“五个体系”,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构想,正越来越接近现实。
数据显示,自2012年宿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药品平均价格下降约40%,经报销后就医费用再降50%,患者每次就医费用基本维持在15元左右。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市委、市政府关注的方向。面对群众享受更优质、更完善的教育诉求,宿迁坚持把实现教育公平发展、优质发展、科学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切实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建设更高水平、体系完备的各层次教育,真正实现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的转变。
翻开过去一年宿迁教育的成绩单,不禁让人欣喜:省优质幼儿园新增37所,总量达209所;高等教育实现突破,宿迁学院顺利升本;全市高考本科达线率39.71%,比去年提高5.3个百分点……
饮水安全是最直接的民生问题,特别是随着宿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已成为当前我市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我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程加速推进,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步提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全市还有200多万农村居民没有喝上放心水。对此,市委、市政府郑重作出承诺: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特殊的事情来抓,县县都要做到区域供水一体化,一年完不成两年,两年完不成就三年,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彻底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的问题。
群众能否住有所居,能否住得舒适安心,是衡量一个城市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我市全力增强住房保障能力,切实构建多形式、多层次、保基本、可持续的住房保障体系。自2007年启动住房保障工作以来,全市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约17.7万套,通过租金补贴发放、实物配租、各类保障房销售等形式,共保障住房困难家庭17万户,至2013年底,全市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达14.96%,位居全省第四、苏北第一。
与此同时,我市于去年5月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计划在两年内完成20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目前,中心城市20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已经完成,共计改造154.5万平方米,市区6万多人从中受益,约占市区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据一项调查显示,群众对老旧小区改造整治满意度超过90%。
“出行方便了”“道路安全了”,这已成为宿迁群众对交通出行的深切感受。建市18年来,宿迁一方面构建了通向发达地区、沿海地区、中心城市的大通道;另一方面对全市范围内的城乡道路进行提档升级,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出行提供便捷服务。
目前,全市公路总里程由1650公里增长到10731公里,拥有公交车2406辆,其中城市、城乡公交车2100辆,镇村公交车306辆。
民生工作优先谋划,民生事项优先落实,民生投入优先保障。如今,这“三个优先”已成为宿迁各级党委、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理念框架。我们相信,在这个理念框架下,宿迁民生改善的画卷将会更加壮美。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