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生态立市瞄准“三标”再出发

16.03.2016  18:32

  阳春三月,美丽宿迁,绿意盎然。一直以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宿迁最宝贵的城市资源、最大的后发优势,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然而,优势在“绿”,忧思也在“绿”,宿迁现在的“绿”是没有真正经受工业化、城镇化洗礼的“绿”。能否把生态优势成功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是宿迁的重大考验。

  面对这一实际,宿迁市委提出,“十三五”时期继续坚持“生态立市”战略,打造“美丽宿迁”升级版、早日建成国家级生态市。2月24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结束后,市委书记魏国强提出,坚持人民满意目标,树好生态文明标杆,打造绿色发展标志,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坚持人民满意目标

  ——从重点关键突破 铁拳治污“零容忍

  去年,宿迁市PM2.5平均浓度为61.0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同期下降17.6%;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累计242天,达标率67.0%,比2013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全面达到国家和省考核优秀目标要求;总量减排工作稳步开展,四项污染物排放削减率均达到序时进度。

  晒成绩,不忘找短板。在空气、水、土壤等方面,依然还有不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是‘奢侈品’,更是‘易碎品’。”观察人士认为,面对当前促进增长与保护生态的双重压力,宿迁别无选择,惟有重拳出击,打赢污染治理这场攻坚战。

  坚持对污染环境行为“零容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怪圈被打破。去年,宿迁环保部门以贯彻实施新《环保法》为契机,祭出铁腕重拳,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共下达行政处罚决定159起,罚款总额1721万元。

  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从今年开始,环保执法检查再出硬招——“双随机”执法新机制。具体而言,将全市215家污染源重点监控企业和环境监察系统执法人员进行编号,借助软件随机抽取产生每月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并以任务派发的形式同步输入到环境监察业务管理平台,切实解决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

  实行监督管理过程公开,完善环境司法联动机制,不断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下定决心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及环境综合整治等战役。

  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在工业废气、燃煤锅炉、城市扬尘、车船尾气、秸秆和农村垃圾禁烧等方面下更大功夫,确保PM2.5年均浓度较2014年下降18%以上。

  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凡超标、超总量企业给予“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凡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给予“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建立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档案,同步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控能力建设。

  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特别对于耿车废旧物资加工问题,依法根治、集中整治、长效治理、标本兼治,坚决做到“彻底禁、禁彻底”……

   树好生态文明标杆

  ——高举绿色“指挥棒” 悉心呵护好生态

  “不打砂了,水变清了,湖里的鱼比往年多了,你们就是‘湖泊忠诚卫士’!”2月4日下午,湖滨新区晓店镇戴场村渔民高为苏等人来到市骆马湖禁采联合执法队张宅执法点送上了锦旗。

  骆马湖水域全面禁止非法采砂以及为期四个月的封湖禁渔,目的是一致的:维护生态平衡稳定,为水生动物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

  骆马湖、洪泽湖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步伐紧凑,大运河、古黄河、环洪泽湖、环骆马湖和环城等生态走廊“串珠成链”,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星罗棋布,“生态红利”和“生态财富”正逐步释放。

  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人士认为,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系统,不仅需要项目推动、建管结合,更需要顶层设计、体系发力。

  责任更加明确。去年12月21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召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纲领性文件。文件明确,强化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建立市、县(区)、乡(镇)三级网格化管理体制。

  指挥棒在变“绿”。在研究人士看来,这两份文件既是“线路图”又是“指挥棒”。要重视发挥绩效考评导向和约束作用,把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真正让“绿色指挥棒”严起来,以强有力的督查考核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底。

  制度建设更给力。为了杜绝“东家污染,西家买单”“宁交罚款,不治污染”等怪现象,宿迁多措并举,以改革的办法加强制度设计——建立健全生态技术、生态标准、生态法律等相配合的体系和激励机制,发挥制度激励引导作用;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让有限的环境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探索建立多元化、开放式投入机制,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

  “美国等国家通过绿色税收和绿色收费促进环境保护,法律较为严苛,收效显著。”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陆广地认为,我国虽尚未设立专门的环境税种,但宿迁本地可以制定相关奖励制度,促进清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政策撬动环境改善。

  同时,他建议大力推进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发展,发挥民众的参与、监督和管理作用。可以借鉴德国等国家民间社团参与环保事业的先进经验,形成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

   打造绿色发展标志

  ——低碳循环快转型 经济生态谋共赢

  不久前,宿迁2014年度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在省级考核中得分95.50分,位居全省第四,较上一年度排名提升了9个名次。严守生态红线的决心可见一斑。

  生态红线区域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设立一、二级管控区,一级管控区严禁任何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严禁任何有损主导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近年来,宿迁逐步对生态红线区域进行补充完善、优化调整,目前全市生态红线范围由最初国土面积的20.64%提高到32.20%。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集约利用资源,执行主体功能区战略,宿迁牢牢抓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这个“牛鼻子”。明确提出,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科学编制《宿迁市主体功能区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多规融合”,“一张蓝图”绘到底。

  生态问题本质上是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共同衍生的问题,必须在调结构、转方式上下功夫。宿迁深知,除了牵动空间开发格局的“牛鼻子”,还要点燃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实现增产不增污,积极构建“双新一特”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三位一体”招商,用高端增量稀释存量,推动增量绿色化转型。同时,深入实施企业培育“511”工程,确保以节能减排硬指标、生态建设硬任务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经济循环式发展正成为园区、企业追逐绿色的自觉行动。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各类园区生态化改造,建立健全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促进产业纵向实现产品配套、横向上实现资源共享。

  “对于恪守‘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的宿迁而言,如何打好生态牌,做好绿色发展文章,是摆在宿迁人面前的‘老命题’、‘新答卷’。”在宿豫区委党校副校长朱军看来,绿色发展要依靠社会、市场,更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政策支持。当前推动绿色发展的当务之急,应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支持政策,拿出切实可行的扶持举措,广泛凝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张敏 沈雪 许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