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正式试点“一企一码”商事登记改革
中国江苏网4月16讯 公司只有一个‘身份证’号,流程也简单得有些不敢相信。”15日上午,在宿迁便民方舟一楼政务大厅,创业青年王义拿到了公司营业执照,编号为“132130003000000019”。这是全国首张载有18位商事登记证号的“一企一码”营业执照,标志宿迁“一企一码”改革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之前企业注册,要拿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张证书分别都有各自的编号。”宿迁工商局注册处处长顾艺中说,“一企一码”就是将这“三证”的编号合并为一个商事登记号。宿迁市统一采用“1位机构类型+6位行政区划+2位机构代码+8位主体顺序号+1位校验码”的编码原则,构成18位商事登记号。
把工商、税务、质检的“三证三号”合并为“一照一号”,被称为今年商事制度改革最难啃的“硬骨头”。“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由于涉及部门职责权限未改变、核心流程未调整、成果认同未统一,‘一照三号’式的‘三证合一’远未达到商事制度改革实质要求,突出表现在因商事登记重复编码、非商事主体号码各异等原因,客观上形成相关改革外改内不改、部门权力明放暗不放、许多费用名减实不减少,已严重阻碍了政府职能转变与国家统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顾艺中说。
按照依法改革、简便高效、积极稳妥的原则,宿迁市整体谋划设计了一条由“先照后证”到“四证一体”,再到“三证合一”,最后实现“一企一码”、“一证一号”的改革路线,率先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领导对宿迁“一企一码”、“一证一号”改革探索予以高度评价,并授予宿迁开展试点改革。
记者了解到,实行“一企一码”后,申请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材料,跑最少的路,实现“一张表格、一份材料、一套程序、一窗受理、一份档案、一企一码”。这样不仅极大限度地方便了申请人、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投资创业活力,同时为国家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先行试点积累宝贵经验。
活动现场,还发放了全国第一张载有18位非商事登记证号,实现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一证一号”。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