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也做“海淘”了 南京5家跨境电商体验店下月开业
跨境电商直购首票昨通关,5家体验店下月开业——
跨境直购,让“海淘”走在阳光下
新华报业网讯 昨日下午3点,南京新生圩港,金陵海关关员轻按鼠标,首批海外直购商品在南京龙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内通关,成为江苏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直购进口“第一单”,这些进口商品将在第二天递送59位“尝鲜”消费者。 就在下个月,南京市城区将开设5家跨境直购体验店,亚马逊等大型跨境电商平台正在洽谈进驻龙潭电商园。通过跨境直购,百姓可以像淘宝购物一样方便快捷地购买进口商品,这将直接影响到进口商品的市场格局和国内日用消费品产业的未来。 下单4天,日本电饭煲到货 当天下午,在龙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监管中心,一件件货品经扫码后逐一上了传送带,接受X光机检测。关员张金良在屏幕上将扫描货品和电商上报的货品进行比对。机检后,按一定比例对货品进行人工抽检。查验完毕,中国邮政快递人员取走货品直送订购者。 张金良介绍跨境直购的整个流程:电商要事先提供货品相应资料、证明,向海关备案。经审定后,货品才能在网上平台上架销售;国内消费者下单,电商在国外采购、贴上中文收件者信息、打包运输进境,海关根据清单核放,企业定期汇总应税物品清单,向海关缴纳税款。电商的直购销售平台和海关联网,消费者和海关随时都能掌握货物流通情况。 当天到达的都是来自日本的货品,有多种型号的电饭煲,最贵的5000元,最便宜的700多元,还有方便面、洗护用品、保健品等。直购首单有两批货,是南京贝满多海外购平台和金鹰电商平台承接的订单。南京贝满多运营总监伍寅啸介绍, 50多位“下单者”,最晚的是上周五下单,4天就到货了。 张女士是一名资深“海淘族”,这次通过南京贝满多海外购平台“海淘”了一个电饭煲。她说,就像在国内购物网站上一样,选货、下单,微信支付,可以随时查询商品在境外的打包、配送、通关记录,等待商品送货上门。下单10天,就到货了,实体店没有同类款不好比价,大概比类似款便宜20%左右。之前她“海淘”进口商品,先登录国外购物网站,下单,寻找转运公司,填写由转运公司提供的虚拟地址,转运公司收货后通过海关清关,邮寄回国。这种方式对外语、物流、币种要求较高,如果要修改地址或调整购买的物品,非常麻烦。有一次发了10几封英文说明信,等了快1个月,才取消订单,消除信用卡预授权绑定。 海外商品,也能溯源了 金陵海关关长王学理介绍,从金陵海关入关的跨境直购商品实现溯源可查。从事跨境直购的电商、物流经过海关和商检部门的“认证把关”,放入电商直购平台销售的商品,要经海关备案,海关掌握货品的所有信息,商家的进货源头可追溯。商品到货后,消费者发现有质量问题,可按照平台规定途径退换货。 多位电商负责人表示,跨境直购有三大好处:进口正品有保证;价格便宜;收货快捷。伍寅啸说,电饭煲之类的产品,直购价格要比实体商店便宜一半,食品要便宜20%以上。价格便宜的原因,一是因为直接从海外采购;二是进来的货品是以行李缴税,而不是以货物缴税,要少缴一半左右的税。收货快捷主要是因为海关设立了专门的跨境直购通道,到关后,24小时办结海关手续。 进口物品若按公司商品进关,则要有严格的通关手续,食品商检就要1个月,电器类产品和化妆品要申请国内3C认证,手续繁琐、时间漫长,而国外厂家又怕提供材料导致泄密,不愿接受认证,导致很多国际热销型号国内缺失。而跨境直购,物品视为个人自用,而非跨境商品,免去了复杂程序和有关进口货物的关税、消费税、增值税。但电商企业还是要按国内贸易上缴相关税费。 金陵海关相关人员认为,跨境直购,是阳光海淘,规避以往“海外代购”的交易风险。在境外购物网站上下单、以个人邮递物品的方式寄入境的“海淘”模式很容易出问题。国内居民利用海外买手代购方式进行跨境网购,适用的是邮递个人物品的监管标准,不列入国家贸易统计,消费者无法追溯商品质量源头,纠纷无法处理,属商品交易的“灰色地带”。 3年后,每年海淘万亿元 就在我省跨境直购首票通关的当天,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布,下个月,跨境直购体验店将在南京南站、江宁百家湖、夫子庙等五个人流密集地开业;年内,南京龙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将向市民开放,市民可现场体验品尝直购商品,当场下单,现场购买,目前已有近40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注册,亚马逊等大型跨境电商平台已达成入驻意向。 南京邮政跨境电商部经理钱琳认为,进品商品正呈爆发式增长。去年公司跨境业务收入6800万,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这个业务量,而且增长的势头还在加大。南京贝满多伍寅啸说,进口商品的销售特别火爆,今年进口商品销售比去年增长10倍,月销量达到500多万元,有的保健品月销上万件,而去年同期只有几百件。 进口商品的市场有多大?家住南京钟山晶典小区的方明杰说他家的日用品来自全球。在厨房,有泰国的咖喱、美国的蛋黄酱、韩国的辣椒酱……20多瓶都是国外产地。方明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月需要买12盒美国牛奶,共计288元。一家三口的衣服、鞋子,全部从美国和德国亚马逊淘,分别用美元和欧元结算,折算成人民币,每个月需花费2500元左右。上个月德国亚马逊ECCO打折,他用40欧元淘到一双男士休闲鞋,折合人民币不到300元,而国内商场同款售价在1500元人民币以上。方明杰说,自己是普通上班族,从不买奢侈品,海淘的都是又便宜又好用的生活用品。就连父母用的健身器材、营养保健品也都是由自己海淘,送货到镇江的父母家里,现在家人都爱上了用日本产吸尘纸擦地板,一张算下来3毛钱,用完就扔,地板擦得干干净净。 如果进口商品大举“入侵”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这个市场势必大到难以估量。支付宝预测,到2018年,海淘消费者规模将达到3560万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金陵海关相关人员透露,包括金鹰商贸、苏宁易购等多家企业都已注册开展跨境直购业务抢占进口商品市场,各路企业参与跨境业务积极性很大。 进口商品汹涌而来,当消费者享受“国际制造”时,“中国制造”也正面临新的挑战。 本报记者吕 妍 颜芳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