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重拳整治"红顶中介"

12.10.2015  12:30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近日批复《关于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加强中介机构管理的意见》,明确取消一批违规中介服务机构,重点治理与相关审批部门挂钩的“红顶中介”,同时推出优化中介服务流程等一揽子计划,解决行政审批服务中的“中梗阻”。

  47项中介服务事项取消,保留项目网站公开发布

  据介绍,今年3月起,市编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调查摸底。全市各部门及受委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在行政审批过程中涉及提供评估、鉴定、拍卖、评价、代理、咨询、审计、经纪、监理、担保、培训、劳务等中介服务项目全部纳入调查摸底范围,共梳理出27个部门中介服务项目105项。

  通过清理,不予保留的申报事项共47项,主要是4种类型:一是代办等非中介项目或不符合设立规定的12项,如公安局代办机动车相关手续等;二是不属于市级实施的中介服务项目23项,如国土局的矿产压覆等;三是初审事项4项;四是合并的事项8项,如民政局各类社会组织登记的验资报告、审计报告等。

  在全面清理基础上,保留的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在网站公开发布。未经批准,任何部门不得擅自调整中介服务事项清单。

  四招整治“红顶中介”,公务员不得在中介兼职

  对于“红顶中介”,《意见》专门给出了四大改革举措。

  第一、审批部门与下属事业单位彻底脱钩。完全从事中介服务业务的,转企改制,人、财、物与主管部门彻底脱钩。部分从事有关中介服务业务的,将中介服务业务剥离,或者退出有关中介服务业务。对专业性强、市场暂时无力承接,短期内仍需由部门下属单位开展的中介服务,部门必须明确过渡期限,提出改革方案。

  第二、审批部门与主管的行业协会彻底脱钩。取消行政机关(包括下属单位)与行业协会商会的主办、主管、联系和挂靠关系,剥离行业协会现有行政职能及开展本系统行政审批有偿中介服务业务。

  第三、审批部门与举办的企业彻底脱钩。可以通过依法撤回股份、转让股份、划转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形式,予以脱钩。

  第四、脱钩以后,审批部门直属单位及其举办的企业在编和聘用人员,一律不得作为中介服务技术人员参与审批部门审批事项有关的中介服务业务工作,不得在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参股。原中介服务技术人员愿意继续专职从事审批部门审批事项有关的中介服务业务的,必须与直属单位及其举办的企业解除人事劳动关系。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在中介服务机构兼职(任职),政府机关离退休人员在中介服务机构兼职(任职)的,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且不得领取报酬。

  建中介机构数据库,让更多机构同台竞技

  取消“红顶中介”后,我市将放宽中介服务机构准入条件,打破行业、区域、部门垄断,真正服务于社会、还权于市场。

  据介绍,我市将建中介机构数据库,提出对中介机构做到“一库尽收”,本市范围内所有中介机构都可以申请加入机构库,使更多的中介机构能够同台竞技。目前,市编办已经收集300多家中介机构信息。

  【延伸阅读】

  政府部门审批效能提升了,大量的环评、水评等中介服务却成为投资项目审批新的“拦路虎”。李克强总理曾斥责中介评估乱象:“现在要建一个项目评估环节实在太多了,环评、水评、能评、安评、震评、交评、灾评、文评、雷评、气评……这个评、那个评,一些地方的同志都把这些评估编成了笑话!

  全国的症结在南京也存在。市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存在行政审批“体内循环”和“体外循环”并行流程。近几年,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效能大大提升,比如,我市推出行政审批并联系统,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在政府环节控制在45个工作日,可以说,“体内循环”基本打通,市场、群众满意度也较高。但市场和群众对“体外循环”的诟病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大量“红顶中介”,即审批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举办的、审批部门指定的以及有审批部门工作人员兼职(任职)的中介服务机构。(毛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