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姑苏区检察官为受家暴孩子撑起司法保护伞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全社会的呵护、关爱。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在个案中积极推动各部门联动履职,探索建立专业化评估机制,全面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切实帮助监护人改进家庭教育,让受家暴的孩子第一时间被关注、被救助、被保护,汇聚起保护未成年人的强大合力,给孩子的未来撑起一片蔚蓝的天。
“小瑞在父亲的店里帮忙,两个人有说有笑,父子关系融洽了。”近日,小瑞所在学校法治副校长、姑苏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施健收到了社工发来的信息,开心万分。
小瑞三岁时,父母离婚了,他与父亲一起生活。生意的失败、婚姻的不幸让父亲越发偏执,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打骂孩子。2021年6月底,14岁的小瑞在又一次遭到毒打后,偷偷地离开了家。
得知小瑞离家出走,学校立即履行强制报告制度职责,向辖区检察机关报告情况。该校法治副校长、姑苏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施健马上联系了辖区派出所。
当派出所民警找到小瑞时,他哭喊着不愿回家,只能由他的奶奶暂时照顾,但祖孙二人无固定住所也没有收入来源。检察机关联系市未保救助中心为他们提供了临时住所,并开通申请司法救助的“绿色通道”。
经全面取证调查,小瑞父亲在日常教养中确有打骂行为,但暴力次数、伤害程度和后果等还达不到虐待罪的立案标准,公安机关作出不立案决定。
案件没有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暴力管教问题却不能就此不管。检察机关为小瑞安排了专业的心理辅导,并联合街道等部门约谈小瑞父亲,阐明家庭暴力的法律后果,为小瑞申请人身保护令,并要求其父亲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经过近半年的不懈努力,2021年年底,小瑞终于回到父亲身边生活,父亲也开始转变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有了很大改善。
2021年11月,时值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姑苏区检察院结合小瑞遭受家暴案件的办理经验,探索建立专业化评估机制。一方面,联合姑苏区妇联建立家庭教育状况评估机制,根据忽视、溺爱、专制等不同类型及风险等级,安排专业指导老师针对性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目前已为3个家庭制定了精细化指导方案,得到家长认可和积极配合。另一方面,委托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对未成年人和家长同步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梳理家庭矛盾根源,引导家长转变教养理念,纠正不当教养方式,实现亲子关系“双向奔赴”。
在另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件中,16岁的小戴是一名技校学生,正值青春期的他格外需要父母的关怀和引导。可父亲长期在外出差,和小戴相处时间少不说,还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才,因此回家时总是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小戴,觉得这是为了孩子好。小戴还有一个3岁的弟弟,体弱的母亲长期独自照顾家庭和年幼的弟弟,无暇顾及大儿子的情绪。为了逃避这样的家庭环境,小戴认识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经常逃学和他们吃饭聚餐、唱歌购物、通宵上网。由于生活费难以支付这些费用,小戴在一个朋友的怂恿下,最终走上偷盗的歧路。
2022年3月,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小戴的父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母亲则疏于关怀,于是联合家庭教育专业人员,为小戴一家量身定制了一套指导方案,并安排他们参加了一系列亲子志愿服务活动。渐渐地,小戴的父母各自转变了教育理念,和孩子的沟通方式越来越理性平和,家庭关系越来越融洽。小戴感受到父母和社会的关爱,回归学校学习专业技能。2022年6月,在检察官的鼓励下,小戴找到了心仪的实习单位。
此外,姑苏区检察院依托案件办理经验,积极推动家庭教育知识进社区。在模拟法庭活动中开设“家长课堂”,就未成年人涉案情况下家长应当如何处理、平时应如何开展好家庭教育与保护等问题进行讲解,帮助监护人增强教育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