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中阅读童年
上海国际童书展已经举办三届,不仅被业内公认为少儿图书出版的风向标,也在沪上读者中享有少儿阅读嘉年华的美誉。在今年的童书展上,少儿出版大咖悉数亮相并带来了5万余册新书,作家签售、阅读讲座、互动体验、主题展示等精彩活动也轮番登场,向大小朋友敞开了一扇童书阅读之门。
成人作家跨界写作
代表作品:
“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周功鑫《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
王安忆《放大的时间》、苏童《自行车之歌》、毕飞宇《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张炜《描花的日子》等,都是近年来成人文学作家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他们的跨界成为儿童文学界一道亮丽的风景。在童书展上,科幻作家刘慈欣新作的亮相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博物馆专家周功鑫的现身,让读者意外之余惊喜不已。
“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继“理想国”“新民说”和“魔法象”等品牌之后,打造的全新的青少年文化品牌——“神秘岛”——推出的首部少儿作品。刘慈欣从自己的作品中选出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篇目,重新调整阅读难度和故事情节,使之适合少年儿童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并且配上许多手绘的插图来增加小读者的阅读兴趣。他还邀请理论物理学家李淼为小读者们做了科学方面的解析。两位作者将自己对宇宙和人类冷酷的观察,对科学与道德冷静的思索,对未来与现实迫切的关注,融入非凡的想象力和思辨力,化作一个个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科幻情节和科学妙想,既有文学故事的丰富可读性,又有科学知识的坚硬质地,让小读者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幻文学的内涵,更能了解一部分前沿的理论科学和猜想,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想象力。
由周功鑫主持策划、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第一辑《战国成语与赵文化》在书展首发。周功鑫表示:“策划这套丛书的目的是让青少年系统综合地认知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对每一个历史时代形成立体的认识。”第一辑以成语为媒介,以时间和空间整合各个成语故事,力求最大限度传达成语相关的历史背景、人物特质、文化差异和生活风貌。除了所选的成语故事都源于历史真实事件,这套书的考据非常严谨。周功鑫说:“故事后附有延伸阅读部分,介绍参考的文物原图、用途及所藏博物馆信息,宛如一座建在纸上的博物馆。”
张炜说,写儿童文学,不是写成人文学之余的放松和尝试,而是对自己个人文学生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儿童进行的写作,孩子是否喜欢不是唯一的标准,却是最重要的标准。的确,要以一个成人的视角去了解孩子的喜好很难。所以,对于一直为成人写作的作家来说,跨界创作其实是件难事。
一线作家青睐图画书创作
代表作品:
梅子涵《麻雀》、朱自强《会说话的手》、彭懿《不要和青蛙跳绳》、秦文君《好像》《香喷喷的日子》《奶奶家的大猫小猫》
文本看似简单的图画书,曾经被有些作家不屑一顾。在图画书进入中国十几年后,阅读土壤已经被培育起来的今天,图画书写作不仅不再被视为简单,相反的,不少作家都认识到,创作一本优秀图画书其实非常之难。
梅子涵、彭懿、朱自强都在图画书研究、推广领域孜孜不倦地耕耘了十几年,对图画书都有着很深的情结,为孩子们创作图画书也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事情。梅子涵曾笑称,自己就像是《大熊有个故事要说》里面的大熊一样,到处去讲故事。
在梅子涵新创作的图画书《麻雀》中,故事从有一天大人们决定消灭麻雀开始。大人们敲锣打鼓,大声呼喊,把麻雀吓得纷纷掉下来。一个孩子觉得伟大极了,好玩儿极了,想爬上屋顶捡一只,不料失足跌落,却被一大一小两只麻雀救起。梅子涵说,这部看似有些荒诞的现代寓言,是源于他的童年经历。运用幻想之笔,勾画荒唐灰暗的成人世界,描写孩子与麻雀间天然的生命之爱,这本图画书带给孩子的是爱和真的启迪,带给成人的是保持内心悲悯和爱的反省。
朱自强创作的图画书《会说话的手》,创意则来自于“一次坐飞机时看到两个孩子在椅背间比划小手”。它不是一条主线一以贯之的故事绘本,而是通过“手的语言”将多个生活场景连缀起来,翻页时凸显戏剧性变化。阅读推广人阿甲认为,《会说话的手》以一颗温暖而充满好奇的童心,用儿童诗画的表现手法展现出孩子成长的一个个温馨的片段,是一本真正属于幼儿、具有独特创意性的绘本。
彭懿的新书《不要和青蛙跳绳》,关注的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遭遇的心理难题,并以一种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帮助家长和孩子走出负面情绪,鼓励孩子创造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
秦文君一直以写作儿童文学见长,虽然她的作品不少被改编成了图画书,但这是她第一次直接为图画书写作。书展上,“秦文君温暖绘本系列”3本新书《好像》《香喷喷的日子》《奶奶家的大猫小猫》首次亮相。这些图画书文本语言风格仍然透出鲜明的“秦文君式”的痕迹,或优雅温婉,或从容写实,或浪漫想象。作家和画家联袂,用满怀爱意的视角和富有质感的画面讲述了让人感怀的故事,为小读者勾勒了一道缩微的人生图景。
有的家长很困惑,有些图画书质量粗糙,但是孩子却喜欢,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呢?梅子涵认为,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要尊重儿童,要知道儿童喜欢什么,但同时一定要搞清楚,不是说儿童喜欢的书就一定好。家长可以用一些目前孩子还不能理解的优秀图画书去提高他们阅读的层次,让他们长大以后有一个更好的更优良的童年阅读。简言之,就是要尊重儿童的想法,但不是儿童说了算。
趣味科普图书来了
代表作品:
《大英儿童漫画百科》《科学跑出来了!》、“果壳阅读·生活习惯简史”丛书
国内原创科普图书之所以一直比较式微,业界认为主要原因是缺少优秀的作者。也正因此,直到目前,科普图书市场一直还是引进版唱主角。在今年的童书展上,这种趋势依然在延续。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与韩国未来恩出版集团在童书展上举办了《大英儿童漫画百科》版权签约仪式。湖南少儿社副社长吴双英说,此前该社引进的《大英儿童百科全书》与《从小爱科学》系列等科普图书,受到了广大中国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她认为《大英儿童漫画百科》将为孩子们开启科普阅读新风尚。湖南少儿社力求将该套书打造成科普漫画的第一品牌,他们将开展“大英儿童漫画百科校园行”活动,举办科普知识公益讲座等,通过各种活动倡导“最有趣的科普阅读”。
中信出版集团旗下全新儿童阅读品牌“小中信”是首次亮相童书展,它的定位是少儿认知阅读领域。孩子们在现场体验了“小中信”即将推出的国内首套3D实境互动百科书《科学跑出来了!》的独特玩法。
好的科普绘本有中国造吗?答案是虽然少,但是的确有。这次童书展上,新蕾出版社推出的“果壳阅读·生活习惯简史”丛书,就让人眼前一亮。翻开这套绘本,你会看到:因为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肉的场景;因为蒙昧,人们不洗澡、不换衣的画面;医生戴着鸟嘴面具,走街串巷的惊奇一幕……“条条大路通罗马”“染指”等历史典故的由来也会在其中有所体现。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享受图画带来的美妙体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出生活好习惯。新蕾出版社副总编辑杨丽萍说,中国原创科普绘本的起步较晚,未来的路还很长。出版这套丛书,希望是一个好的起点。
可以看出上面几套科普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孩子兴趣为出发点。这就像蒲公英童书馆总经理颜小骊所说,能吸引孩子的科普书应该是“浪漫地讲科学”,不是一板一眼地讲知识,而是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参与进来,或者是把知识融合在故事里边。这种科学的浪漫是孩子自己能去追寻的。 (刘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