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这些媒体会放什么“大招”

05.01.2016  17:34

光明日报》 做强渠道 做精内容 掀起传播涟漪

□记者 赵新乐 

      大 招 内容创新    核心词  融媒体

        “在对纸媒的一片唱衰声中,光明人仍在努力。我们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只要精气神在,就仍有机会选择发展的道路。”2016年1月1日,《光明日报》副总编辑、融媒体中心主任陆先高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则消息,并配以上述话语。

        陆先高转发的这则消息显示:据邮局统计,截至2016年1月1日凌晨5时30分,《光明日报》在全国各地订阅量保持在80余万份,在适当提高报纸定价的基础上保持了发行稳定。

        正如陆先高所说,在纸媒式微的这几年,光明人依旧在努力。《光明日报》的发行量可谓逆势增长,连续两年突破80万份,光明网的每日访问人数超过4000万。经过一年多的融媒体建设,《光明日报》在平台、技术、渠道上也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力。那么,接下来的2016年呢?《光明日报》又会有哪些新筹划?

        “前几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是根本。这与《光明日报》的发展状况特别吻合。”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陆先高表示,依托现有的强大传播基础,《光明日报》在新的一年将着力开展内容创新。

        让核心价值观成为时代最强音

        由中宣部直接指导,《光明日报》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策划组织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活动,是一个典型的融媒体探索,已经举办了35场,成为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标杆。陆先高表示,核心价值观仍是当前宣传工作的重心,《光明日报》在2016年将以“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活动为抓手,深入进行内容创新,让核心价值观成为时代最强音。

        陆先高表示,接下来,《光明日报》将根据中央的理论宣传部署,遴选对核心价值观有准确把握、善用情感元素打动受众的专家和来自基层善于讲述一线实践经验的“民间专家”,通过创新,进行科学、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解读,把枯燥的理论讲活,运用网络视频、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以“微传播”实现广泛传播。

        “在传播上,要把《光明日报》的所有传播资源使用起来。演讲前,《光明日报》刊出活动预告和演讲嘉宾的小传,在光明网论坛和微信公众号上征集网友关心的问题。在活动现场,光明网将向全国视频直播,使用微博、微信进行花絮报道。”陆先高说,每次活动,光明网都将在首页显著位置进行隆重推广,将网友导流到百场讲坛活动上来,有效增加访问人数。光明网还通过与微软合作的“媒体云”平台,确保海量网友访问时不会对网络带宽造成压力。随后,《光明日报》会刊出整版或半个版的演讲实录,光明网推出精剪后的演讲内容,做成“微党课”“微党史”课件,形成第二波、第三波传播的涟漪效应。

        “新的一年,我们还要通过众筹模式形成新闻图片的生产能力,创新内容的创作方式。”陆先高提到的众筹新闻图片,是指《光明日报》在中央项目的支持下,发展了1万多名签约摄影师,他们生活在全国各地,只要按下快门,就能记录身边的美丽瞬间。据他介绍,最近《光明日报》开通了面向国外网友的脸书英文账号,这些反映普通中国人文化生活状态的图片,特别受欢迎。“提供这类内容的生产能力,如果仅靠增加我们自己的记者,再增加10倍的人手也不够用。2016年,我们将继续发展签约摄影师,用图片记录盛世中国。”陆先高说道。

        让新平台提供新颖服务

        “‘诗歌合为时而作’‘盛世当歌’,通过举办两届‘诗词中国’活动,每次都有上亿条短信参与,能征集到上万首诗作。前不久我们在微信上进行了一次‘三行情诗’活动,应者云集。”陆先高认为,在今天的中国,广大网友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学创作热情。但是,传统的文学刊物在凋零却成为无法避免的事实。

        在陆先高看来,在大量的城市新阶层不再使用纸和笔,而是用电子产品记录和表达思想的今天,《光明日报》作为创办文艺副刊最早的中央党报,要为广大读者和网友创造发表、交流、诵读文学作品的平台。“当然这个平台能否成功,取决于它是否能提供好文学鉴赏、思想激荡的服务,而且要能分享、有趣、好玩。”陆先高表示,《光明日报》将应用音视频技术,提供“赛诗会”“为你朗读”等新颖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此外,在2016年,《光明日报》将开展“云视盟”系列活动,帮助广大学生拿起手机或摄像机,分享学习、生活的感受,共同参与绿色网络文化的建设。据悉,在过去的一年中,《光明日报》得到教育部的支持,建设光明校园传媒,在全国形成覆盖校园的新闻信息屏网络。“《光明日》几十年在各级学校形成的传统影响,让4000多万在校大学生既成为《光明日》的读者,也成为我们加强主流思想文化宣传的对象。身边的故事,最容易触动心灵。这些萌生于校园的视频内容,必然最容易打动在校学生以及曾经的学子。”陆先高说道。

 

中国教育报》做有用的新闻 办专业的媒体

□记者 李淼

        大 招    改版升级      核心词   专业性

        2016年的第一天,《中国教育报》又推出了“新版本”——这已经是其4年来的第五次改版。这样一再改版、不断求新的速度堪比都市报,也不亚于新媒体,原因何在?

        这是《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的疑问,也是《中国教育报》编辑部改版动员时,编辑记者们提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对此,《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张显峰的答案是:改版,就是求生。

        尽管今年《中国教育报》的发行量再次逆势上扬,但张显峰认为传统媒体必须有危机感:“移动媒体时代,大家刷完手机之后,为什么还要回来翻你的报纸或者看你的内容?我们需要给读者一个理由。教育传播应该是一片值得深耕的蓝海,需求很大,大有可为,但我们能不能抓住读者、抓住市场?目前还不能。”

        有用——受众定位决定内容定位

        去年《中国教育报》改版的核心词是“改文风”,而2016年则是“专业性”。

        张显峰说,去年的改版把“戏服”和“唱腔”改得漂亮了,形式上好看了,但“我写你看”的宣传惯性、“自说自话”的内容本质还有待改变。在张显峰看来,这不仅是当下所有传统媒体的痛点,也是行业媒体的软肋。

        “现在的信息太多了,传播渠道太多了,读者真正的需求是对自己有用,是自己的疑惑能得到回答。那些精准聚焦读者需求的媒体,那些真正有用的新闻,才有市场、才有竞争力。”

        因此,这次改版在总的办报理念和宏观定位不变的情况下,在继续深化改文风的同时,在版面、栏目、报道中更强调精准化——受众定位逐步向对教育有需求的所有大众转变,对焦市场对教育信息的需求,做有用的新闻。

        “受众定位决定了我们的内容定位。”张显峰具体提出:在内容定位上,将教育工作报道与教育民生报道相结合,将方向性引领和专业化服务相结合;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以专业内容解决互联网环境下信息过量造成的受众“信息恐慌”和舆论多元导致的受众“价值观恐慌”。

        “应该看到一种趋势,越是细分市场、越是立足行业的媒体,需求度越高、生命力越强。”张显峰如是说。

        专业——深度和评论有大动作

        现在教育焦虑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面对众说纷纭的教育理念,人们什么都信,又好像什么都不信。那么,怎样体现教育媒体的专业性?

        “对于一家以‘教育’为生命内核的媒体,必须要有对教育问题释疑解惑的自信和追求。”张显峰说。

        换言之,在移动互联网业态下,行业媒体仅仅拥有话语权远远不够,更要有解释权,要有专业话题的议程设置能力和专业的解释能力。因此,这次改版,《中国教育报》的深度和评论板块再次得到强化,并重点突出3个关键词:理性、专业、深度。

        对此,张显峰具体解释道:在各种教育理念、观点中不盲从,坚持客观立场,以科学思想引导舆论,克服受众的“价值观恐慌”,是为理性;在各种教育信息、现象中不逐流,坚持专业判断,以专业视角回应舆论,克服受众的“信息恐慌”,是为专业;在各种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中不缺位,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度思维透析舆论,克服内容生产的浅层次叠加,是为深度。

        具体到版面结构上,加大了对深度和评论的调整升级。比如,将过去全部让位给广告的4版收回来做深度版。

        再如,为了把头版做精做亮,保证每天都有一个视觉焦点或阅读焦点,在办好几个老牌栏目的同时,拟新设《总编辑推荐》栏目,由值班总编辑提取点评推荐后面版面中好的报道;新设《国际教育观察》栏目,围绕国内教育改革热点难点提供他山之石。

        而评论板块,既强调单篇稿件的锐度锋芒,也强调整体版面的多元立体;既要有评论舆情的快评,也要有引导舆论的深度评论、专家评论。“我们要跳出舆情引领舆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发出自己的见解和声音。”原来头版的《中教评论》栏目改版后扩大到整个“观点”板块,而头版则每周定期推出一篇重头策划的编辑部评论,体现媒体的价值导向。

        保障——释放人才最大生产力

        “改版不是在版面上随意折腾,而是通过改版优化内容。就像做菜一样,必须靠特色和质量抓住读者的胃。好菜哪里来?根本上还是靠大厨,也就是专业的人才。”张显峰说,《中国教育报》的读者专业素质很高,都是教育内行,想一想给大厨做菜是什么感觉?没有“两把刷子”是混不了江湖的。

        张显峰强调,此次改版也是希望借机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激活内部的智力资源,让采编人员有职业上的获得感和存在感。

        “人才仍然是报纸升级的最大问题,特别是结构性缺员严重,既热爱新闻又熟悉教育的采编力量不足。”为了使所有任务责任到人,保障改版方案确定的目标落地,《中国教育报》今年将推出一系列措施释放人才生产力。

        其一,壮大包括签约作者、特约作者在内的外部队伍,同时探索特聘记者机制,在教育发达国家、国内发达地区特聘撰稿记者,解决触角过短问题。

        其二,虚拟编辑部常态化。改革编委会以部门为界的分工模式,建立任务导向的领导体制,使编委会下成立的新闻协调委员会、评论策划委员会、专业报道委员会和品牌运营委员会逐步成为统筹协调各种资源的常务机构;进一步扩大重大选题项目制、招标制运作范围,调动社内各平台资源,逐步消除新闻业务部门壁垒。

        其三,探索建立全媒体融合、完善质量导向的业绩考评体系,同时制定“成才计划”,一方面在编辑部内试行“导师制”,以老带新;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完善评报制度,使初具氛围的批判性业务文化尽快形成气候。

        最后,深化开门、开放、开明“三开办报”。

        进一步优化版面、凝聚队伍、改良机制,实现报纸系统性升级——是《中国教育报》的新年目标。亦如其在改版致读者中所言:“唯有用者方久长。”

 

大河报》 互联网思维全面“上弦”

□记者 韩为卿

        大 招      提升服务      核心词        可持续

        中原都市报翘楚——《大河报》,以强劲发展之势,迈进了新的一年。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大河报》负责人,了解到在新的一年里他们将河南省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进行精心策划;围绕全省开展的“双创”和“互联网+”工作,组织策划系列报道;强化互联网思维,增加粉丝黏度,扩展《大河报》的感染力、渗透力、影响力;做好“一带一路”“绿色环保”“平安河南”等主题的策划报道;增强民生报道的贴近性,多做解释性、服务性的民生新闻;着力打造有创新面孔的正能量报道和原有的《河南好人》《我为正能量代言》专栏。

        《大河报》新一年的亮点又将如何呈现呢?

        拥抱新媒体,主动

        媒体融合势在必行。2016年《大河报》将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进一步维护、发展、提升《大河报》品牌影响力、社会公信力,推进《大河报》可持续发展;2016年将打通纸媒与新媒体部门壁垒,以全媒体考评为杠杆,倒逼采编人员特别是记者向新媒体转型,构建起格局全新、运行高效的《大河报》融媒体矩阵,强力推进并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

        内容方面,将以中青年和PC端特别是移动媒体用户为主要对象,垂直细分人群,提供新闻的分类资讯、服务资讯、经营资讯等增值内容,增强用户黏度,提高内容质量。

        新媒体创新播报,融合传播实力。《大河报》新一年必须创新播报,不断推出新产品。同时,让重点策划、新闻、核心报道如虎添翼。2016年,《大河报》在融合报道中将更加注重用好新媒体平台,利用新媒体不同平台的特点和规律,突出处理好重点稿件、重点策划,形成拳头优势,增加读者黏度。如2016年春节期间,将重点推出《记者陪农民工过节》的策划报道,以“残缺家庭的首次团圆”为主题,用镜头和笔墨记录他们的悲喜。配合纸媒,今年新媒体参与策划,并计划采取在“两微一端”制作专栏、专题、专页等,在纸媒刊发的第一时间推送,并将网友的互动及时反馈,形成信息循环,扩大影响力。

        服务民生,提质

        作为都市报重中之重的民生报道,新一年,《大河报》将继续增强贴近性,在多做解释性报道、提升服务质量上下足功夫。

        关注民生民意,凸显地域特色。2015年5月,《大河报》推出了此方面的民生策划报道,《关注“办证难”》《护士节关注“男护士”》《关注“路怒族”》《关注“郑开城际”》《狙击“僵尸车”》《关注“小区消防隐患”》《疯狂的“小升初”》《城市“蜘蛛人”调查》《关注秸秆禁烧》等,都是这一类凸显地域特色、百姓关注话题的民生报道。2016年此类选题将继续策划推出。

        策划民生报道时除了注重话题的接地气、社会传播效果外,更主要的是通过设置议程在解决群众热点问题上下功夫。这些报道在呈现方式上不仅让读者看到现象,而且有理性分析,更有可借鉴的高招、解决问题的实招,体现了《大河报》强烈的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正因为反映民生问题,倾听百姓呼声,所以这些民生策划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而今年,相关报道的体量还将继续加大,让民生话题受到持续关注。

        根据都市报特点,做好民生服务、解释类的报道。2016年,一方面是关注人人都关心的信息服务类报道。比如相关部门继续推出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如户籍改革、交通管理、出入境手续的签办等,这是民生关注的重点,《大河报》将做足功课,从民生视角切入,以策划报道形式加大报道力度,拓宽报道领域,将各种民生关切真正落地。另一方面,对国家重大法律法规出台,做好落地解读,让老百姓看得懂,心里有数;突出个案、典型、新发案件的案例报道,为读者普及法律知识,教其规避风险;对于发生的新手法诈骗犯罪,第一时间跟进报道并做防范提醒。此外,对公检法内部涌现的典型人物,也将持续进行报道。

 

今晚报》 将转型进行到底

□记者 樊国安 见习记者 刘梦琦

        大 招      全面转型      核心词        机制倒逼

        元旦前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今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刘凤山,这位陪伴《今晚报》走过30多年的资深报人提起新年新打算,首先说了一句铿锵有力的话:“2016年,《今晚报》将转型进行到底。”

        转型步入实质化阶段

        刘凤山说,报社2016年在发展思路上会与2015年有延续衔接,进一步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同时以创新机制和资本运作的手段,给转型注入新的更大的活力,使报社的转型步入整体化、实质化阶段,为驱动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转型之路,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首先是一条媒体融合之路。向新媒体进军,是不二选择,这既是坚守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自觉,更是媒体格局巨变下对互联网思维的适应。2015年12月21日“问津”移动客户端正式上线,标志着今晚报社进入全面拥抱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在向新媒体战略转移、抢占宣传舆论新阵地方面,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

        新的一年,今晚报社要进一步提升新媒体构架地位,建成《今晚报》《渤海早报》《中老年时报》《中国技术市场报》《今晚经济周报》和今晚网、“问津”APP、官方微博、微信以及《今日天津》《智力》《家庭育儿》杂志等矩阵化布局,集全报社合力发展新媒体。要改革报社的稿酬分配机制,对采编稿费划分为报纸、新媒体两部分,鼓励记者第一时间为新媒体供稿,多供稿,供好稿。这是一种机制上的倒逼,加快传统媒体人才向全媒体人才转变。

        因需而变 因势而为

        发行下滑、广告下行,影响了纸媒原先赖以生存的根基,这种困境是媒体大环境下报业遇到的共同问题。在刘凤山看来,进军新媒体的同时,纸媒的发展该如何定位十分关键。未来,报纸在媒体集团发展中会逐渐从龙头地位转变为多介质渠道之一,但一定也会以它的独特性拥有一批自己的忠实读者,并保持一定影响力。

        《今晚报》创办31年,在天津拥有大批忠实读者,这不仅是报纸影响力的根基,也是《今晚报》品牌影响力的根基,并且是能够服务于新媒体的资源。但要保持生命力,并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造血机能,就必须谋变求新。去年10月,在一系列开门办报、倾听真言的读者座谈会及大规模读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今晚报》进行了改版,将“满足读者需求”和“为读者服务”作为首要遵循标准,突出“本地新闻+贴心服务”的理念,改版的重点其实是内容优化。

        “今晚传媒集团作为具有全媒体形态的报业集团,报纸目前依然是主阵地、主产品。所以,我们办好报纸的决心没有动摇,但因需而变、因势而为的调整会不断进行。”刘凤山说,2016年的调整方向,一是配合向新媒体进军的步伐,进一步做优内容,以原有的专业团队为基本力量,使报纸和新媒体介质上的内容产品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用足《今晚报》品牌的影响力和公信力,通过开展有辐射面、有参与度、有渗透力的活动,促进报道、增强黏性、提升经营。2016年,今晚报社传统主业——发行和广告的经营,将引入全新理念,立足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资源,注目于客户的真正需求,全程服务、全案营销,扎扎实实地将“坐等”改为“主动出击”,全链条联动,力争使资源的调动更为灵活,显现活力。此外,试水资本市场,也将给今晚传媒集团的经营带来更大活力,这也是集团寻求未来驱动力的方向之一。

        刘凤山告诉记者,2016年《今晚报》的转型要进入实质阶段,这就意味着,创新变革将深入报社的肌理,采编、经营、管理以及人、财、物、机制,都将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需要齐心合力,积极作为,携手共进。2016年,是今晚报社全力以赴的一年。既往不恋,未来不惧。

 

萧山日报》新媒体不做空架子新产业不铺大摊子

□记者 李雪昆

        大 招        新媒体+新产业        核心词      两手抓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萧山日报社新一轮发展将重新起航,转型升级迈入深水区。报社将继续在‘深耕主业,多元开拓,加快转型,融合发展’上保持战略定力,全力打造全国区域主流媒体综合实力最强的排头兵、最具创新活力的现代传媒集群、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生活服务商。”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之初,谈及新一年报社的整体定位时,萧山日报社社长王柏华这样说道。

        而对于新一年的发展,王柏华最看重的是新媒体和新产业。

        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产业

        过去的2015年,与全国同行一样,《萧山日报》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尽管如此,通过多方努力还是圆满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其中,报纸广告有小幅下降,多元收入和利润均有明显增长。“对于已经到来的2016年,我们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经营上,我们仍将坚持一手抓传统主业,一手抓多元拓展的思路,努力为转型升级创造一切条件。”王柏华说道。

        在王柏华看来,新产业是《萧山日报》实现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对于传统媒体来讲,转型升级是当下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关系媒体的生死存亡。《萧山日报》在发展多元产业上,布局较早,目前,整个产业结构已基本形成了多元为主传统为辅的格局,2015年多元收入占比超过60%。2016年《萧山日报》将集中优势兵力发展教育培训和养老服务两大产业,确保其在本土市场的行业龙头地位。

        “2016年,我们的目标是广告经营收入努力保持上一年水平不下降。多元产业方面的总体思路是,不铺摊子,只注重效益和质量,多元贡献的利润要占到总利润一半以上。《萧山日报》将进一步深入探索与创新‘一行业一公司’模式,以现有公司与产业为基础,整合资源相近、同质化竞争的公司,下决心关停效益不好、前景不明的公司,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产业。同时,积极培育新产业和新项目,切实提高多元收入利润贡献率。”王柏华说道。

        用新媒体强化影响力

        新媒体与纸媒的有机融合是大势所趋。目前,《萧山日报》推进新媒体与纸媒的深入融合与加强新媒体建设正同步进行。新的一年,该报一方面将加大对新媒体人力、物力的投入,努力在新媒体的自身建设、自身推广、原创内容、线下活动等方面有大的改变;另一方面,将通过内部考核机制的调整,进一步引导从业人员重视新媒体和媒体融合发展。

        王柏华表示,新媒体自身建设到一定程度,与纸媒间的融合会更加顺畅。2016年,《萧山日报》将进一步加强新媒体的推广、创新新媒体内容建设,加大对新媒体的技术支持,加强相关的培训,并通过考核机制、采编流程等的优化进一步深化媒体的融合。比如,将优化《〈萧山日报〉质量考核办法》,进一步向媒体融合绩效考核倾斜等。

        而谈到为何把新媒体作为新一年的发力点,王柏华强调,新媒体的建设和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传统媒体必不可少的平台和手段。最近这几年来,传统媒体优势丧失的过程,也就是用户丢失,传播力、引导力减弱的过程,传统媒体要想继续保持主流媒体地位,确保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竞争力不变,只有不断建设新媒体、运用新媒体,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与运用,才能达到目的。

        目前,萧山日报社媒体建设大致分两个层面,其一是以《萧山日报》为统一品牌的纸媒、微博、微信等矩阵,为打造影响力服务;“十三五”期间,《萧山日报》的目标是要把全媒体中央控制室真正打造成全国区域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样板。其二是行业“小系统”的全媒体平台建设,为经营和用户服务。今年,该报成立了新媒体事业部,主要进行“小系统”融合的探索,探索采编与经营之间更为顺畅、高效的融合模式。

        新闻纸变为服务纸

        作为最基层的区域媒体,在报纸版面内容方面,萧山日报社2016年的目标是,坚持深耕本土,进行本土化、社区化改造,把新闻纸变成有用的服务纸,进一步实现精准化传播、精细化服务,按照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媒体,围绕用户做好服务。

        记者了解到,新的一年,萧山日报社将围绕提高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竞争力等4个方面,在报纸改版、新媒体建设及媒体深度融合方面着手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在传统纸媒体方面将进一步凸显本土化,做深做透本土新闻,报纸版面数量、版面内容、栏目设置等方面都将有一些新的变化,会增设更具贴近性的栏目,会更多地关注本地的新闻以及身边的人和事。比如邀请普通人上头条,以平实的语言写好百姓日常生活故事。

        2016年,《萧山日报》还将进行新一轮的改版,进一步实现精致化、本土化和用户化。其一是版面更优化、更精致,将以“优化版面,整合资源”为原则,建立较为弹性、机动的版面调配机制,满足读者的需求。其二是坚持本土化,内容为王,做精纸媒内容,做好有深度、高度和温度的文章。深度方面,将继续做好《深读》板块,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民生热点话题做好报道;高度方面,进一步充实评论团队,做好每周一期的时评版面,发出《萧山日报》的声音;温度方面,深挖慈善公益报道,做精每周一期的公益版,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结合自身策划活动,增强与公众号“萧报公益”的互动,同时对民生新闻进行调整,比如新推《街坊》版等。其三是以受众明确的版面、栏目为依托,打造UGC(用户生成内容)平台,创新用户服务机制。王柏华强调,媒体融合时代,用户创造内容。他们既是纸媒的作者,又是纸媒的读者,很可能也是纸媒的用户;他们与纸媒的关系更为密切、黏性更高、忠诚度更高,是纸媒要维护好的对象。

 

扬子晚报》一只脚站在“报”的门槛另一只站上“非报”的船舷

□记者 赵新乐

        大 招        创新孵化        核心词        价值变现

        “我们判断,2016年的报业竞争形势将更为严峻。”对于今年的报业发展前景,《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如此直言。也正因为如此,扬子人并不盲目乐观也不会就此悲观,而是对今年的发展做了充分的打算与筹划。

        守阵地广开源

        “越是压力大,越是不能泄气分神。”王文坚表示,一方面,《扬子晚报》会继续坚守好主流舆论阵地,进一步完善新闻管理流程,努力减少新闻差错方面的险情,把好导向关。同时要研究适用于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解释框架等,进一步强化公信力、引导力、影响力。要稳妥而积极地构建新的管理模式、生产标准、价值判断和意见表达方式,履行监督与平衡的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扬子晚报》会加大转型升级的步伐。王文坚表示,《扬子晚报》在新的一年不仅要抓好报纸,还要做好新领域的开拓,争取在汽车、房产等传统优势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要深入一线,不停留在表面,要发扬工匠精神,把事情做到极致。“只有转中求进,才能以进促稳,以稳固本。”王文坚这样说道。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扬子晚报》已经尝试了多种转型升级项目。在王文坚看来,这些项目要继续做下去,但要逐渐提升质量和档次,要突出重点,不平均用力。“只有做强报外收入,才能真正达到稳的目的。”王文坚表示,就像有人说的“报非报,方有报”。让我们一只脚站在“报”的门槛,另一只脚站上“非报”的船舷,最终抵达成功转型的彼岸。

        的确,转型并不意味放弃,但如何处理“进和稳”的关系,不盲目冒进,也不能只稳不进是个难题。对此,王文坚认为,还是要认识到报纸目前还是报社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必须尽最大努力守住原有阵地不动摇。而这也是以稳固本的第一要义。

        “四体战略”形成竞争优势

        “做强互动传播体,升级品牌服务体,构建种群生态体,打造创新孵化体”是《扬子晚报》编委会提出的在2016年要做好的4件事,也就是扬子人常说的“四体战略”。

        2015年12月16日,扬子晚报网的PV(页面浏览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145.9万次,历史累计PV超过了7.2亿次。尽管如此,在王文坚看来,融合求变,做强互动传播体,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互动平台还有距离。为此,《扬子晚报》不断充实新媒体队伍,着力提升网站新闻质量。

        “我们原有的《扬子晚报》APP尽管有80多万下载量,但活跃度不高。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我们已正式启动服务+新闻APP‘扬眼’的架构。”王文坚表示,《扬子晚报》是要通过这个平台建设一个新闻和服务的枢纽站,向内连接微媒体矩阵,使之相互勾连、相互导流,向外连接UGC(用户生成内容)、PGC(专业生产内容)等生成内容,同时要放低身段努力成为用户的管家、秘书、咨询师、私人医生等,真正实现内容互动、平台互动、传播互动的目标。

        在升级品牌服务体上,《扬子晚报》的策略是:既要对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保持信心,通过高品质的服务尽量守住原有的阵地和留住客户,又要积极开拓新的领地,用各种方式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这里有一个全新B2B的概念,指的是品牌对品牌,即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品牌优势下的传播手段,实现品牌与品牌之间的服务整合对接,扮演好品牌整合传播服务商的角色。”王文坚表示,升级品牌服务体还必须通过各种公益活动、会展经济、电商报商等平台不断拓展和丰富品牌服务的方式和种类,不断积累新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在寻求转型、构建种群生态体以及价值变现、打造创新孵化体上,《扬子晚报》也有了更明确的思路。王文坚说,品牌延伸、服务延伸、产业延伸,这些延伸的产物就如同一个个物种。“培育单独的物种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协同发展的种群。在创业创新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扬子晚报》也尝试通过对内外部的灵感孵化、创意孵化、产品孵化、企业孵化,希望不仅能为国家的经济转型作出贡献,而且也能实现媒体品牌价值的变现。”

        创新从小事做起,从每个人抓起

        面对报纸创刊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挑战,王文坚坦言,扬子人要继续坚持全民动员、解决难题的原则,号召大家坚决不做旁观者、逍遥派、评论员,而要做执行者、实干家、指战员,要进一步发扬光大扬子基因——一往无前的创业勇气、禀赋天成的创新动力、极具前瞻的发展思路、持之以恒的实干精神。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大家“报兴我兴、报衰我衰”的主人翁精神,从每一天的小事做起,从每个人的状态抓起,善打硬仗、能啃骨头,使扬子的品牌效应、人才优势最大化。

        报业的日子不好过,这是大家面对的共同问题。王文坚表示,报纸要继续做好控制成本的大文章。无论是发行、广告、行政后勤部门,都要有节约成本的意识,要有过苦日子的准备。同时,一定要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做好开源的文章。“要从守住一亩三分地的小农意识中走出来,多一点游牧精神,以攻代守,攻守兼备,真正实现报业的可持续经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王文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