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消失的御碑在瞻园? 民间考古爱好者曝料文物专家予以肯定
“南京大报恩寺消失的一座碑原来在瞻园!”近日,南京民间考古爱好者、南京邮电大学退休工人韦世林曝料。他告诉记者,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的展厅内,有一个名为“太平天国石雕水池”的展品,他起初推断是明代石碑,后来更认定就是南京大报恩寺消失的一座御碑。而记者昨天采访了考古专家祁海宁,他证实了韦世林这个说法。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专家张铁宝也认为这个水池跟大报恩寺有着联系,只是他认为这是个盆景托盘。
大报恩寺的左碑消失在太平天国
在南京大报恩寺的香水河桥南北,各有一座碑亭。据专家介绍,其中,北面碑亭中,是明宣德三年立的御制大报恩寺右碑,碑身和碑额高6米。据文献记载,其内容是歌颂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三位先皇的功德。后来大报恩寺在太平天国战火中遭到严重破坏,宣德御碑原本的碑亭被破坏,但这块巨碑,和龟趺、底座都保留了下来,四周重新建起了碑亭。
南面碑亭,则是永乐二十二年立的御制大报恩寺左碑,目前仅存龟趺。据文献记载,此碑的碑文是明成祖朱棣撰写,讲述了他建造的大报恩寺的缘起和想法。但永乐御碑在战火中受损严重,碑身无存,只剩下了龟趺,这只巨型龟趺四周如今也建起了碑亭。
韦世林所指,就是这消失了的御制大报恩寺左碑,被改成了太平天国的“水池子”!
专家予以肯定,碑上文字与《金陵梵刹志》记载吻合
这听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得到了南京考古专家祁海宁的支持。他告诉记者,“这个事我知道,我也去看过。就在展厅里面,石槽上有字,和史料《金陵梵刹志》里记载的能对上。没问题,应该是的。”
而韦世林告诉了记者他发现的缘由:“有一次我逛瞻园,看到这个石雕水池,觉得按照这块石材的厚度、石头发红的颜色,应该是明代石碑改的。后来发现上面能看出几个字‘妙、微、宝……’我去了南京方志馆,查阅了资料,我认为就是大报恩寺消失的御制大报恩寺左碑。”
昨天记者也来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展厅。这座“太平天国石雕水池”正静静躺在展厅里。韦世林告诉记者这个水池的尺寸是:173厘米长,85厘米宽,38厘米高,池内侧高22厘米。记者细细看来,水池周身雕刻了龙、凤、虎、寿、牡丹等花纹。记者看到,水池一边边沿上能模糊地看出几个字,依稀能辨出“无外”二字,接下来还有“微妙、名、匪”等几个字能认出。与《金陵梵刹志》收录的《御制大报恩寺左碑》碑文相对照,记者发现,这些残字的排列与碑文中第一句话“朕惟佛氏之道,清净坚固以为体,慈悲利济以为用,包含无外,微妙难名,匪色相之可求,无端倪之可测,圆明普遍,显化无方,有不可思议者焉”果真一致!
记者仲敏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宋宁摄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