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激活全社会每一个细胞丨点赞四个全面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大众创业是富民之本。这不仅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调控,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
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给青年人在选择人生线条中多谋一种思维、多担一份责任,多一份人生磨练。“创业”在本质上就是创新精神,激发创造热情。实现小康社会,不但要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还要保证经济增长的实惠让百姓分享。要达到这一目标,不仅要合理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还要激发全民的内心创富动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来,政府以“简政放权”为核心,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让各类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热潮成为了经济的新亮点。
比如,从去年3月1日开始,以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年报公示、“三证合一”等为核心内容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陆续在各地“落地生根”。
民间投资创业热情爆发,新注册市场主体井喷式增加。数据显示,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达到1293万户,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由改革前的6900户上升到现在的1.06万户。在推动创业创新方面成果明显,新增企业78%是第三产业,信息技术等创新产业增速达70.32%,这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增长14.26%,解决了2.5亿人的就业问题。
对政府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对创业者而言“法无禁止皆可为”。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下,一份政府的“权力责任清单”、一份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权力的边界在哪里?“权力清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去年,国务院首次公开60个部门的权力清单。之后,多个省份纷纷在网上晒出了全省的权力清单。
通过设定“负面清单”解脱创业者的束缚。只要你有想象力、有创新力,就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样一来,人们创新的活力自然就会迸发出来,创新的氛围也会越来越浓。通过确立“权力清单”限制政府的乱作为。把政府的责任贯穿市场运行全过程,比如维护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
在一些部门和地方,政策仍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即便国务院“议”了事,“决”了策,但没有“行”自然也就没有“效”。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大力治理基层官员不作为,才能去除政令不出中南海之弊。
去年六月初,国务院就已派出督察组,在各地区、各部门自查基础上,对16个省(区、市)、27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督查,并在自查和实地督查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估。以此打通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同时,国务院严格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政府性楼堂馆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这些措施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曾说,国家层面的繁荣源自民众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时代主题下,把全社会每一个细胞都激活,使整个经济肌体充满生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开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之门的“金钥匙”。(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编辑: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