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及早布置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秸秆机械化还田推进力度。 坚持“秸秆机械化还田夏季为主,秋季适度”的原则,加快发展75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和秸秆还田机,力争2015年保有量分别达到2200、2300台,全年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65%左右。通过加快推动土地流转、联耕联种等规模适度经营,进一步完善夏、秋季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和技术规范,科学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主推机收、机还田、机插秧和二麦机条播等农机化集成技术。同时加大农机与农艺结合力度,加大田间管理,充分发挥秸秆还田后农作物增产增收增效的优势。
二是继续加大秸秆收贮体系建设力度。 2015年,将继续加大建立以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集贮运服务体系的工作力度,全年计划新建规模秸秆收贮企业5个以上,确保西部八镇一区每家至少有1个5000吨以上规模收贮点,全市稻麦秸秆年集中收贮量达到12万吨以上。积极争取政策扶持,鼓励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支持建立秸秆收贮站点,扶持建设完备的收贮站点网络体系。同时加大力度招引秸秆工业化产业项目,稳步推进秸秆工业化利用。
三是积极发展秸秆饲料化应用。 积极推广秸秆氨化、青贮、微贮和发酵等技术,大力发展山羊、奶牛等食草畜禽,切实提高农民饲养食草畜禽的积极性,增加饲养量,提高秸秆青贮饲料用量,最大限度地推进秸秆过腹还田。2015年,全市山羊、奶牛饲养量发展到40万头,年消耗各类农作物秸秆10万吨。
四是鼓励发展秸秆基料化产业。 积极推广发展秸秆食用菌基料产业,培育壮大秸秆食用菌基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引导以秸秆资源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以食用菌规模化发展带动秸秆基料化利用产业的壮大。大力发展秸秆育苗基料、花木基料、草坪基料等生产企业,促进秸秆基料化利用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量达到2万吨,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又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