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宿城区多措并举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

30.10.2015  00:32
        (一)明确目标任务,高标准规划实施。自加压力,设立全区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率90%;秋季还田率70%;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等主干道沿线、城市周边地区还田率达到100%的目标,并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制定详实的工作方案,采取整体推进和部分实施相结合的方式,认认真真抓落实,取得较好成效。全区夏季39.3万亩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经区第三方核查认定作业面积为37.24万亩,还田率达94.8%;秋季24.8万亩水稻,目前已收割15.7万亩,机械化还田13.8万亩,预计秋季还田率可达80%以上,超过市下达夏季秸秆还田率80%、秋季还田率45%的目标任务。
        (二)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目标。成立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实行职责到人,层层目标分解制度,细化奖惩制度,确保把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落实到位。
        (三)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为提高农户秸秆机械化还田积极性,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在争取秸秆还田省级奖补资金865万元、市级奖补资金253万元的同时,区财政还拨付120万元对区域内新购秸秆还田机械,且全年秸秆还田作业面积600亩以上的机械,每台补贴3000元,极大激发了农户购机的热情,今年全区新增秸秆还田机具358台(套)。目前,全区共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210台,秸秆还田机具823台,大型旋耕机452台,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73家。
        (四)加强服务指导,突出示范带动。针对近年来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区乡两级农机部门成立相应的技术指导小组,大力开展以农机农艺结合等方面的操作要点培训及指导。目前,全区共举办培训班16场次,其中区级培训班4次,乡级培训12场次,接受培训人员1400余人次,举行举办各类现场推进会13场次,参加观摩人员3600人次以上。
        (五)拓宽工作思路,不断探索核查新办法。
        为提高还田面积统计的真实性和还田质量的可靠性,不断思索创新,率先示范应用市农机局和江苏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共同研发的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信息化管理技术,在蔡集、埠子等秸秆还田整乡推进乡镇的100余台农机具上安装系统终端及相关设备,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面积自动统计分析(误差小于5%)、作业照片自动拍摄上传等,解决了秸秆还田工作中出现的面积核实不准确和人工汇总统计工作量大、耗时长、工作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推动了农机作业管理向信息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的转轨。
        (六)细化操作流程,规范资金使用。为保证操作规范,资金发放合理,明确要求乡镇把目标任务落实到村组和具体实施操作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并及时签订作业任务书,同时要求承担任务的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在操作过程中,要与农户签订还田协议,加盖村委会公章,并备好验收资料,以备考核验收。每季秸秆还田结束后,根据第三方核查报告,成立由区财政局、农委联合检查小组对乡镇进行抽查,把综合评定结果作为省、市级奖补资金拨付依据。
作者:蔡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