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专家来南京释疑:地球没有进入“乱动”模式

18.05.2015  14:24

  从2008年的汶川8.0级地震,到日本东部大地震再到尼泊尔的强震,地球是否开启“振动模式”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地震来临的时候,是不是我们所在的房屋都有所谓的“生命三角”可以避险?当灾难不期而至,我们该躲还是该逃?紧急情况下又该带上什么?昨天,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原中国国际救援队领队徐德诗,专程来南京为市民答疑解惑。

  地震进入活跃期?这个说法很不科学

  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开始,玉树地震、云南鲁甸地震、日本东部大地震,以及上个月刚刚发生的尼泊尔大地震,近7年来世界多国发生了强震,而且我国也常被波及。公众不免担忧,连续的强烈地震是否意味着地震会越来越频繁。而有些专家和媒体也宣布: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

  徐德诗很反感这种说法。徐德诗将一张1900年以来的地震频次图展示给现场观众,以10年为一个单位的柱状图清楚地显示,从1900年至今,反而是在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地震次数更多一些。“所以,从数据上看不出地震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徐德诗解释:所谓的“活跃期”,是科学家对地震的一种研究方法,但不能作为地震趋势判断。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都有500万次地震,能被人类感受到的5级以上地震只有万分之一,也就是500余次,而6级以上有较大破坏力的地震平均每年150次左右,真正特大的8级以上地震,每年仅有1—2次。目前看来,从2000年至今的15年里,地球地震的次数都在正常范围内。徐德诗提醒,活跃期这种提法容易误导公众,让人错以为只要活跃期注意防灾,其他时间就万事大吉了,而且活跃期的说法也有可能让公众草木皆兵,形成不必要的恐慌。

  “生命三角”有没有? 有,但是有前提

  每次地震灾害发生后,网络上都会流传一个“科普帖”——生命三角区。大致是说当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找个大型、沉重的物体,比如衣柜、沙发,甚至是一沓堆高的报纸,卧倒在旁边,当天花板砸下后就会在物体周边形成三角空间,可以挽救你的生命。这个说法准确吗?

  “生命三角的确有,但是那是有条件的!”徐德诗说,比如桌子、柜子必须是足够结实的。他回忆,1966年华北平原上的邢台发生大地震,有8000多人遇难,当时调查发现,很多幸存的灾民是躲在桌子、床铺下得以死里逃生,这条经验流传很广。但是汶川地震中,很多学校的师生遇难。中国国际救援队等救援队伍在展开营救、清理废墟时发现,很多同学躲在课桌下面还是不幸遇难。专家分析,邢台所在的华北平原上,当时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平房居多,躲在桌子、墙角还有可能幸存。而在现代建筑中,躲在桌子床铺下面避险存在隐患,因为现在钢筋水泥的楼房楼板掉落、墙壁倒塌,简易的桌椅根本承受不了。

  所以,徐德诗建议,选择“生命三角区”,应该寻找牢固的桌子、柜子,或者选择承重墙墙边。即便如此,如果情况允许,能逃则逃,躲在三角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求生之策。

  身体晃动可预估地震强度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徐德诗表示,地震来临时,可以根据自己身体晃动的情况来预估地震的大小或者震中的远近。

  如果身体左摇右晃,感觉头晕,那说明地震的横波影响更大,说明震中位置较远,或者强度比较小。如果身体先是上下颠,然后左右摇晃,说明先是纵波影响,后是横波影响,震中离得不太远。如果感到地震时身体上下左右又颠又晃,那就说明震中很近,而且强度较大。

  徐德诗强调,只有冷静下来才能真切地感受并且判断,大家可以根据地震不同强度和远近,选择不同的方案逃生。当然震级越大、距离越近逃生越紧迫。

  逃生时带什么? 刀子手帕都可以

  “地震发生时第一时间拿什么作为逃生物品?”在以往一些学校开展的演习中,学生都一致地首先奔去拿矿泉水。徐德诗表示,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依赖他救,但事实上首先要有自救意识,选择能够赶快脱险的东西。“若只能拿一件东西,刀子等可供自救的工具应是首选。如果是黑夜,就可以选择手电筒。

  听到地震的消息后,很多人都会想到给家里买点救灾应急物品,比如应急包。但是徐德诗则主张随时随地把身上带着的东西、伸手能够抓到的物品变为应急物品。比如他随身携带手帕,当地震产生灰尘时,手帕马上可以变为应急物品,捂住口鼻。学生如果背着书包,那么,马上可以把书包顶在头上。所以,不必盲目添置所谓的“专业应急物品”。

  另外,他还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们讨论:家里最安全的地方是哪里,容易造成次生灾害(比如煤气管道破裂)的地方是哪里,应急物品手电筒、口罩、帽子等放在了哪里,便捷的逃生通道在哪里等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