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看无锡做足水文化“大文章”
如何提高城市形象品牌认同感和美誉度?水利专家徐道清提出真知灼见
江南时报记者曹露童金德
无锡市原政协委员、水利专家徐道清
蠡湖喷泉
蠡园春色
荡口古镇
地处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的无锡,境内水网发达,河流纵横交错,拥有长江、太湖、运河、湖荡,不仅有江南水乡的秀美景色,还有绵延千年的水文化传承,是我国南方河网地区水文化的典型代表。那么,如何提高城市形象品牌的认同感和美誉度?无锡市水利学会理事长、水利专家徐道清与其他多位学者建言:以水文化突出“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的形象定位。他认为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水文化都是无锡城市精神的体现。江南时报记者曹露童金德 观点1 水文化在无锡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水文化的这一意义和特性,决定了她在人类社会文化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对于地处江南水乡的无锡,则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徐道清向记者介绍,无锡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古老吴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水文化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纵观无锡几千年文明史,水是无锡社会发展和文化积淀的基本载体,水文化是无锡历代人民在调整与水的关系中,不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徐道清称,无锡由水成陆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开挖整理了大量河道,逐步形成了大运河、伯渎港和梁溪河为骨干的水系。这一独特的水系,促使无锡很快就发展成太湖地区的水运枢纽,开辟了大量商埠、码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房屋、街道建设逐步在大运河两侧发展,形成了东南、西北向的无锡老城厢。无锡的水系促使了无锡成为历史上一个名副其实的水城,形成了吴文化发展的中心,为充满江南水乡特色的无锡历史文化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观点2 无锡因水而兴是社会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无锡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水和水文化正是其主要的资源基础,不但天然山水风光秀丽、引人入胜,人工园林建筑也是“以水为魂”,每个园林都有着丰富的水文化元素。一首“太湖美”的优美歌曲、一句“无锡充满温情和水”的旅游词,充分表明了水文化在无锡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无锡因水而兴是社会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徐道清说,以水为生的物产和为水而作的产业既是水文化的一种体现,也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无锡的历史地方特产中,与水密切相关的品种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水产(淡水鱼类)、水生蔬菜(茭白、水芹)、水生食品(竽头、四角菱)、水果(水蜜桃、杨梅)以及用水生产或用于水的工业产品(如品质优良的高级蚕丝和质优味美的面筋食品,以及无锡机械制造的先驱——排灌设备制造)都在无锡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在无锡经济的兴旺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观点3 江河湖荡是“无锡充满温情和水”的载体 “早在1989年,无锡提出‘充满温情和水’的旅游宣传口号,‘无锡充满温情和水’的载体就是江河湖荡。”徐道清指出,无锡不仅有纵横的水网,有“河畔港湾是家园,城中人家尽枕河”的江南水乡秀美景色,而且还是京杭运河唯一穿越老城区的城市,留下了“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绝品精华。 徐道清说,在这块文化荟萃之地上还传承着珍贵的水文化瑰宝。历史名人留下的无锡水文化典故灿若星辰。如周泰伯与泰伯渎,吴王夫差与江南运河,春申君黄歇与申港,东汉张勃与太湖治理,唐末五代钱缪与“都水营田使”。北宋单锷与《吴中水利书》,南宋文天祥与《过无锡》,明海瑞与黄埠墩,明周忱与芙蓉湖治理,清嵇曾筠与《防河奏议》,清末民初胡雨人与《太湖水利手稿》等等。 徐道清认为,无锡的河湖名称也独具一格,进一步折射出了无锡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无锡的多条河道与历史上的著名治水人物有关,与范蠡有关的就有多条“蠡河”,还有蠡湖、蠡渎(今望虞河西段)、西蠡河、骂蠡港等。 建言:发挥水文化在城市品牌形象提升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水文化在无锡城市品牌形象提升中的作用?徐道清建言:结合无锡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工程建设,把水文化作为外宣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点领域,制作推出一批无锡水文化特色浓郁、时代特征鲜明、科技含量高的城市形象外宣片和外宣品,以水文化突出“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的形象定位,提高城市形象品牌的认同感和美誉度。 结合《无锡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提出的文化振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水文化振兴策略,在传承历史水文化精髓的同时,以新视野、新理念推动水文化发展,努力将无锡打造成为区域性水文化中心城市,发挥水文化在文化惠民工程中的作用。 采集整编无锡水利文献与档案,对无锡水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建立水文化遗产数据库。 结合无锡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强公益性水文化设施建设,建成一批特色展示馆。加强唱水、颂水、咏水、描水、记水、祭水、画水等文学艺术作品的整理、加工和传播。 加强无锡民间水文化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加强水文化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