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回土地后,他们过得好不好? 江都检察领导包案“人到心也到”
“检察官像对待家人一样帮助我们,拿回土地后我们生活有了依靠,真心感谢你们!”近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检察院干警在回访某司法救助案中,当事人孙某激动地说。
2021年夏天,周末值班的检察官接待了焦急的孙某。“请检察官帮帮我们,土地就是我们农民的全部啊!”原来在2019年,孙某与同村张某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一案,起诉至法院。一审法院判决被告张某归还诉争田地1.34亩,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终审判决后,田地却迟迟没有归还。孙某对执行法院要求补充的立案材料表示不满,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
面对着急的孙某,检察官耐心询问情况。孙某和丈夫都是农村留守老人,孙某被确诊食道癌,术后持续服药;丈夫因中风,肢体四级残疾,瘫痪在家;最令老人绝望的是,一手拉扯大的孙子,本应在大学度过美好的青春时光,却不幸发生意外身亡。老两口仅靠每月180元的农保维持生活。诉争田地,是老两口唯一的寄托和希望。
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后,江都区检察院随即决定领导包案,当天开展实地走访。在走访中,当地村民表示孙某夫妇因年事已高无固定收入,其遭遇值得同情。随后又来到村委会,请村干部帮助协调,就地说服张某履行生效判决。4天后,村委会向检察院打来电话,称张某同意秋收后归还。
然而,检察官在跟踪回访中得知张某变卦,又不肯归还。“到村里去,举行公开听证,让大家评评理!”村委会的听证会上,司法局指派的律师、镇农经办主任、村委会主任、生产队队长作为听证员共同听了检察官的案情介绍。律师对法院判决的依据和履行生效判决的责任进行了阐释,对于张某的顾虑,村干部也一一进行了回应。最终,张某想通了,在众人的见证下,书面承诺年底前归还诉争土地。
考虑到孙某一家的实际困难,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后,江都区检察院组织第二次简易听证。听到检察官说要对自己家庭持续管理监测并开展长效跟踪帮扶,孙某当场感激地表示,不再纠结田地归还前的损失,并签署了《息诉服判罢访承诺书》。听证会后,检察官向孙某宣读了《国家司法救助决定书》,给予老两口司法救助金。
拿回土地的孙某一家过上了稳定的生活,这是江都区检察院控告申诉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也是该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法能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一个缩影。
2019年以来,江都区检察院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每星期三固定为检察长接待日,搭起院领导与信访群众的“连心桥”;同时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充分彰显“头雁效应”,在办案中讲明法理、讲清情理,促进当事人法结、心结双解。
2022年8月,江都区检察院创新“检察+乡镇”的融合治理模式,选派3名干警在乡镇开展为期一年的挂职活动,定期在乡镇信访接待室与基层群众“面对面”。检察干警到基层乡镇挂职,对群众反映的社情民意、意见建议、案件线索,立足检察职能及时反馈并跟进调查监督,推进检察履职和法律服务落地一线,靶向区域社会治理。截至目前,干警在乡镇接访675人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接受群众提供公益诉讼线索10余条。
“全力以赴回应群众所思所盼,在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中走在前、争第一,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江都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