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一盏灯”下活“一盘棋”

03.12.2014  12:23

  邹区产业集群助推新型城镇化

  新华报业网讯  从一个昔日靠手工作坊起家的灯具市场,到国字头专业大市场;从提篮小卖到建成影响全国蔬菜价格指数的凌家塘生鲜大市场、省级现代农业园;从仅有一条800米的农贸集市,发展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全区第一的商贸重镇,常州市武进区邹区镇演绎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要买灯,去邹区。驱车行至312国道邹区段,全国各地牌照的小车停满停车场,物流卡车川流不息。邹区围绕“一盏灯”,打造交易额达百亿级的专业市场,成为区域集群经济的样本。镇党委书记周仲华说,从上世纪80年代手工作坊,到中国灯具之乡、中国灯具城,邹区灯具城是华东第一的大型专业市场,批发销售全国第一。全镇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1家,占规模企业总数的31%,服务业经营单位6387个。大市场带动物流业发展,物流经营户达520余家,全镇第三产业直接从业人员达2.38万。

  邹区通过传统市场与电子商务互动,碰擦出新经济的光亮。11月6日,光辉灯具市场300家商户进驻专业电商平台阿拉丁商城。在邹区光辉灯具城董事长徐光军看来,卖场品牌化、服务化、互联网化是必然趋势,破除同质化恶性竞争,让供应和需求链接更加充分。

  邹区镇党委、政府从产业布局着手,考虑如何让“一盏灯”照得更远。今年,“中国灯具城”转型升级之作——邹区灯贸中心拔地而起,不仅为灯饰照明企业提供世界级的品牌展贸平台、企业总部基地、国际商务交流场所,也为客商提供生态化工作、生活环境。

  2万辆!这是每天进出江苏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车辆数。这个华东最大的“菜篮子”,去年市场交易额达256亿元,名列全国同行第二。在传统市场升级改造的同时,凌家塘市场加快电子商务O2O的提升步伐,今年推出网上买菜服务,线下建成平价直销店、社区直供站80家,销售额达1亿元,惠及30万居民,基本实现社区全覆盖。

  一只“菜篮子”,提升第一产业、链接第二产业、搞活第三产业。走进邹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螃蟹养殖基地水面上,不时有白鹭、灰鹭飞过。公司总经理庄红根说,基地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合作,采用科技创新和低碳生态相结合的方式养殖。养殖的大闸蟹全部出口香港,均价达200元/斤,预计今年销售额可达500万元。

  离诺亚方舟不远处是大自然生态农庄的养殖基地,这里建有全国存活率最高的鲥鱼养殖基地。农庄负责人说,鲥鱼养殖技术和美国专家合作,治疗都是用海水、海盐浸泡、消毒,一律不用药,一斤卖到250多元。

  镇党委副书记高文明介绍,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特色蔬菜生产示范区、高效林果生产示范区等5个产业功能区,拉长现代农业产业链,并与南京大学、省农科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已有13家高效农业企业入驻。

  华灯初上,邹区泰富时代广场成为全镇最热闹的地方。这个商业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商业体是常州首个开进乡镇的销品茂。开业3天顾客突破百万人次。在泰富集团董事长张中华看来,邹区产业特色鲜明,市场兴旺,云集成千上万的专业经营户,更有每天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客商。全镇人均银行存款和购买力强,新型城镇化将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

  去年邹区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是武进为数不多的GDP超百亿的乡镇之一,其中服务业增加值达72.6亿元。

  邹区引进的海德家文化广场重点围绕家居概念,打造建筑面积达48万平方米,集建材、软装、展示设计、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市场,使邹区加速成为主城区卫星镇,为小城镇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报通讯员陈海元 本报记者蔡炜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