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苦面前,我们助你坚强远行
有犯罪,就有伤害。对有些遭受犯罪伤害的家庭来说,在他们遭受不幸的同时,还要不得不承受着经济陷入困顿的煎熬。有这样的一群人在默默地关心着他们,他们是睢宁检察人。
“谢谢,谢谢你们,我真没想到你们会帮我们家!”睢宁县检察院检察为民服务中心内,面带歉意面又怀着感激之情的张松在收到4000元救助金时对接待人员连声道谢,从张松的言语中流露出他曾对检察机关有过不信任。
事情还得从张松的家庭遭遇的变故说起。2015年2月,睢宁县检察院为民服务中心接到该院侦查监督科反馈的一条信息:张松的父亲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被撞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花去了十余万元医疗费,这些费用是举债支付的。救助中心接到信息后,随即跟进了解了情况。经了解,张松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张松还是在校学生,家庭生活极其贫困,而犯罪嫌疑人在赔偿2万元后再无赔偿能力。查明上述情况后,该院主动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通知张松前来办理救助申请。“别人撞的我爸,国家给我们救助,你们讲的是真的吗?你们不会骗我的吧?”接待他的干警没想到张松来了这么一句,经详细解释了司法救助政策后,张松仍然将信将疑,这才有了张松在领到救助金时如此之说。
阚海被犯罪嫌疑人故意伤害导致重伤,处于植物人状态。为了给阚海治疗,阚海的妻子曾敏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而且负债累累。然而,犯罪嫌疑人是精神疾病患者,而且家境贫穷,没有赔偿能力,没有对阚海的损失进行任何赔偿。睢宁县检察院了解上述情况后,经过审查,及时为曾敏申请到了5000元的救助金。就在曾敏收到救助金的时候,曾敏却突然哭了起来:“儿子年龄这么小,父母年龄那么大了,丈夫还需要治疗,我又无法挣钱,这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接待曾敏的王科长忙递上纸巾,宽慰到:“儿子虽然小,需要照顾,但他是你的希望;父母年龄虽然大了,但可以给你关怀:丈夫虽然卧床不起,但他依然是你的精神寄托。”在王科长家常式的宽慰与疏导下,曾敏渐渐平复了情绪,紧握住王科长的手,语气坚定的。说:“王科长,我想开了,我的精神支柱要倒了,整个家就垮了,我一定会坚强活着,把家照顾好。我这就回家给小孩做饭去。”
今年以来,睢宁检察院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9件,有效缓解了被害人家庭的经济压力,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本报通讯员韩伯先本报记者张 旭
编辑: 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