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孤儿的39年寻“亲”路
被子弟兵称为”兵妈妈”的唐山地震孤儿田金芳远赴徐州看望救命恩人周广军。胡向明摄
中新网唐山7月26日电 题:唐山大地震孤儿的39年寻“亲”路
作者:白云水胡向明
时隔39年,当30余名老兵齐刷刷地以军礼向她致敬时,田金芳喜极而泣,“亲人们,39年啊,我的心一直和你们在一起!”老兵们几十双手与她紧紧地握在一起,久久没有分开。
26日,被战士称为”兵妈妈”的唐山地震孤儿田金芳与救命恩人周广军在江苏徐州相聚。30余名参加过唐山大地震救援的战士闻听“兵妈妈”来此间寻亲,特意从各地赶来,分享“亲人”相聚的幸福时刻。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这座百年工业城市瞬间被夷为废墟,24.2万人遇难。大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官兵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与唐山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大地震那天,15岁的田金芳被埋在废墟之中。一天一夜后,她渐渐苏醒了,第一眼看到的是一顶绿色的军帽和上面鲜红的五角星。一个战士正扒开水泥板,将她拽出来。在她记忆中,战士的指甲被磨掉了,依然用鲜血淋漓的手将这顶军帽戴在了田金芳受伤的头上。从那时开始,田金芳决定寻找恩人、报答部队。
39年来,田金芳走访全国各地,寻访了很多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的老兵,虽然无果,但她从未放弃。直到今年4月,她突然在网上发现大约十年前徐州有20多名参加过当年唐山抗震救灾的老兵,每年都会聚一起,祭奠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和因参与救灾而牺牲的战友。在这张照片中,她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容。
“我震撼了,那位叫周广军的老兵依稀就是救我的战士,大眼睛、重眼眉,只是年龄大了,国字脸有点消瘦。”田金芳说,“39年来,他的样子清晰地刻在我的记忆里。”
今年74岁的原铁四师十七团四营副教导员薛东升介绍说,周广军当时是该营18连副班长。当时,该营158人正在唐山执行任务,却赶上了唐山大地震,他们主动投入救援。两天两夜,共救出128人。
薛东升告诉中新社记者,夜间查岗时,他问周广军“军装和帽子去了哪里?”周广军回答:“衣服送给了救出的百姓,帽子戴在了一个小女孩的头上。”在那次救援中,周广军和战友救出11人,也因此被荣记集体一等功和个人二等功。
田金芳确认,周广军就是那顶军帽的主人。如今的周广军已经因脑梗卧床无法讲话,但是一提起唐山大地震,得知幸存者来访,他激动得眼含泪光。田金芳说:“我很幸运这39年来的坚持,终于在有生之年实现了梦想。对救命恩人想说的不仅仅是感谢,是许多子弟兵让大地震的幸存者重获新生。只要我活着,每年的7·28都会来看望恩人。”
田金芳的“寻亲”行动也触动着所有老兵的情感。薛东升说:“大地震时的天塌地陷让我们永生难忘。看到田金芳,就好像看到了所有唐山人。知道这些幸存者还记得我们,我们觉得很欣慰。我们都想去看看那一片废墟现在的样子。”
39年来,为了心中魂牵梦绕的五角星,田金芳募集基金、组织拥军艺术团进行“拥军万里行”,她的足迹几乎走遍全国。被评为“河北省爱国拥军模范”,她的故事感动过很多战士,战士们都称她“田妈妈”。而身患两种癌症,动过7次大手术的田金芳说:“拥军是我的终生信念,也支撑着我与死神较量并活到了今天。我找到了恩人,更要将拥军之路走下去,因为所有的子弟兵都已是我的亲人。”(完)
原标题:唐山大地震孤儿的39年寻“亲”路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