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绿心”,擦亮“水韵江苏”品牌
在江苏的版图上,苏中苏北面积超过三分之二。俯瞰这片广袤沃土,平原广阔,河网密布,众多湖泊错落有致,如同绿宝石散发出美丽光芒。而沿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沿淮河、黄河故道等地区,承担着苏中苏北大地生态涵养、水利疏浚、自然屏障等重要功能,是锦绣江苏的“绿心”,尤需精心呵护。
“大自然调节器”生机勃勃
站在淮安大桥上俯瞰,京杭大运河、古黄河、淮沭新河、二河、盐河五河交汇;扶栏远眺,长河如练,绿柳如烟,广袤秀美的江淮平原生机勃勃。
淮安地处千里淮河、千年运河交汇之地,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8月28日,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专题研究推进美丽淮安建设,提出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持续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打造清新、自然、疏朗的城市气质和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特质,建设更具魅力、更加迷人的美丽淮安,让淮安成为江苏美丽中轴和“绿心”地带的明星城市。
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喻君杰对苏北重要水系如数家珍:“洪泽湖是南水北调的调水湖泊,是淮河上中游洪水调蓄水库,是生物资源较丰富的保障,还是治水历史文化的集中载体;高邮湖虽然目前开发利用程度相对偏低,但其紧靠长江经济走廊,未来发展旅游经济、生态经济优势明显;骆马湖是沂沭泗汇集区,也是南水北调的第二个调蓄湖泊;淮河是我省防洪的重要安全屏障,同时将水源送到苏北所有地区;废黄河塑造了苏北的黄河三角洲地带,生态条件较好,开发较迟,历史治水遗迹也较多。”
“沿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沿淮河、黄河故道等地区生态禀赋良好,具有堪称完美的生态系统、独特的生态廊道、完整的生态综合体和连绵的生态岸线。”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朱德明分析,我省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处于良好状态,湖泊、河流、湿地众多,是我国东部一个巨大的、名副其实的“大自然调节器”,有利于消纳和降解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初秋傍晚,漫步徐州故黄河沿线,风光旖旎、秋风习习。黄河故道在徐州境内总长234公里,经综合整治后,初步实现“河畅、路通、岸绿、业兴、民富”。“黄河故道沿线景区串珠成链,初步形成一条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走廊。” 徐州市黄河故道开发办综合处工作人员杨东说。
保护为先,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坐拥悠悠碧水,很多城市探索用活水资源、做好水文章。朱德明建议,滨水之城应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 控制入河湖污染负荷;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在太湖、洪泽湖、淮河等重要湿地区域新建一批湿地保护地;加快森林抚育改造,开展农田林网更新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平原地区的高标准农田林网;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对重要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及其栖息地开展常态化观测、监测、评价与预警。
在喻君杰看来,苏中苏北的重要河湖应当承担水利疏浚功能。首先要做好水资源的保护、调度和配置工作,还需科学治河护河,打造生态绿廊,筑起生态安全屏障。邵伯湖、高邮湖、白马湖、宝应湖、骆马湖五大湖,串起里下河的水乡文化,加上宿迁、徐州等地的汉文化、酒文化等,应打好文化牌,“水利部门将发挥保安全、退空间、保水质、美环境、优生态和显文化等作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陈雯认为,要实现湖区生态涵养、自然屏障、水利疏浚等功能,必须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加强水系有效沟通和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断面长制,严格保护自然河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
位于淮安南端的白马湖,核心区水质长年保持在Ⅱ类。这条曾经围网密布的河湖,经过整治修复,成为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新绿核”和全湖整治、生态修复的“全国样板”。
淮安以最坚决的态度治理水污染,以最科学的方式涵养水生态,以最灵活的举措打造水特色,着力构建和谐共生的碧水生态环境。按照保好水、治污水、优供水的思路,全面深化四级河长制,深入开展生态河湖行动,抓好河湖“三乱”专项整治,强化洪泽湖、白马湖水质和湿地保护,确保国考和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结合水运、漕运、盐运等水利历史文化特色,打造沿大运河两岸的线型生态水文化长廊;依托现有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调蓄,做足具有黄河故道特色的滨河文化生态走廊;以湖泊文化、水乡民俗为亮点,打造洪泽湖文化旅游带和白马湖生态旅游区。
绿色发展,做活生态经济水文章
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沿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沿淮河、黄河故道等地区,要发挥生态禀赋优势,展现生态价值和生态竞争力,建设江苏发展的“绿心”地带。
宿迁南傍洪泽湖,北拥骆马湖,大运河、故黄河穿境而过,是“绿心”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迁市市长王昊表示,将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注重推动现有产业转型发展,实现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注重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通道和路径,谋划绿色富民产业,加快“千里大运河宿迁集中展示区”、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将骆马湖、洪泽湖、故黄河等沿岸沿线打造成为现代绿色生态、宜居宜游宜业的示范区,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淮河生态经济带自然禀赋优良、发展潜力巨大。盐城市市长曹路宝表示,盐城牵头联合淮河生态经济带29个市、县成立生态环保联防联治专委会,与兄弟城市共保淮河安澜,促进沿线城市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发展共赢。依托资源禀赋,盐城严把项目准入门槛,大力发展新能源、大数据、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绿色动能。
“建设江苏发展的‘绿心’地带,是实现美丽江苏的重要一环,是保证江苏生态底色的关键举措。”朱德明认为,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强化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着力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应能力的全面增强。
陈雯认为,“绿心”建设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该保护的严格保护,该开发的集中开发”理念,推动形成中心城区、县城镇及少量城镇为城镇化发展区、其他外围地区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分工格局。同时建立新型产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和创意经济等环境友好型新业态新模式,还应发挥生态资源禀赋优势,以自然资源资产增值为重点推动生态经济化,打造生态绿色品牌,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颜 颖 吴 琼)
原标题:彰显“水韵江苏”之美系列报道⑤呵护“绿心”,擦亮“水韵江苏”品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