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创新要动力 靠改革添活力
代表委员对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满怀期待
向创新要动力 靠改革添活力
“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经济强是题中之义,也是重要前提。昨天,省长李学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稳中有进”、“协同拉动”、“平稳增长”给2014年“新常态”下的江苏经济发展定调。指出今年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提质增效,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朝着建设新江苏目标奋力迈进。明确目标,清晰路径,广大代表委员对我省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满怀期待、充满信心。
经济强,强在合适的速度
经济发展“新常态”,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挡成了中高速。经过20多年高速增长后,2013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首度降到了一位数。省统计局初步核算,去年我省经济增速继续有所降低,同比增长8.7%左右。如何看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我省经济发展交出的成绩单是来之不易的,新常态下这样的经济增速是适合的,实现了既有质量,又有速度的增长。”省政协常委张颢瀚分析,过去全国经济增速在12%左右时,我省高出全国3个百分点;全国增长10%左右时,我省保持约为12%;现在全国增速降下来,我省能高出1个多百分点,相对增幅更大,而这对于经济大省而言,难度自然也更突出。另一方面,江苏经济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从“增量”转向“提质”,必须有适当的速度来支撑,就像骑车,太快会失控,太慢则容易跌倒。
宜兴市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一批重点企业成为稳增长主力军。省人大代表、宜兴市长张立军说,面对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可能性,经济强必须做到“稳而进”。“稳”是首要任务,是基础,但不是一味求稳。只要有条件,就要努力做到稳中求进。
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代表认为,新常态是与过往发展的一种比较。过去30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一方面产能过剩,一方面大量消耗了资源要素。由高速变成中高速,为调结构、转方式留出了空间。
经济强,强在优化的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被认为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最核心的变化。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季允丰代表说,“要做到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就是要在适当放慢增速的同时做到结构不断优化。”这几年,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推进项目引进与自主培育同步强化,高端研发与新品开发同步发力,去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已达65%,通过产学研政联合培育的高端LED产品,产销量已居全国同行之首。
过去一年,我省以调高调轻调优调强为取向,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显著成效。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消费需求稳健增长为特征,我省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13.2%,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全省装备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8.8%,比高耗能行业高出26.1个百分点。消费的第一动力地位得以延续,信息消费增幅超过25%。
增强经济实力,对于传统产业占比较重的江苏而言,结构优化正在路上。“我省不少基础好、实力强、覆盖面广的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尚在。比如,有的铸造企业已经融入新兴产业链条。”殷志强委员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很有现实意义,要“因链施策”进行引导和扶持,上游重在研发投入、技术改造,中游重在质量管理,下游重在社会责任、产品服务、信誉建设等,让老树在政策春风下绽放新枝。
经济强,强在创新的动力
新常态下的一个特征,是动力机制发生改变,从要素驱动变成了创新驱动。代表委员普遍表示,只有创新,经济才能充满活力;只有创新,经济发展才有恒久动力。
新常态给我省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张颢瀚梳理,包括发展速度与经济结构、传统支柱产业与环境压力、经济增速放缓与民生诉求提高等矛盾。而要在这相互交织的网络中理出头绪,两个路径最为有效:增强创新能力,靠改革增添活力。
去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已是连续六年位居全国首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的比重达39.5%,高新技术企业达7700多家,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88%。
5年研制一个名叫变电站复合绝缘子的新产品,去年产销量已做到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达15%,未来几年可增至50%。江苏神马电力股份公司董事长马斌代表将成功归结为“创新”二字。“技术创新是企业立身之本。核心技术、核心产业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他说,现在神马电力年销售只有4亿元,但研发投入已超1亿元。目前,还有两个同样令全球同行折服的新产品研发正在顺利推进,这两项突破将带来更为可观的销售。
经济强,强在质量与效益
从追求规模扩张到追求质量效益,是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有代表直言,江苏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仍在延续,创新需要投入,失败的风险比较高,而技术创新的“研发—生产—收益”周期又比较长,因此真正实现动力机制的转换,把经济增长转到提质增效的内生发展轨道上来,需要政府部门切实克服短视行为。
去年,盐城市经济增速继续位居全省前列,而且财政增长是在较高税比情况下实现的。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代表说,盐城经济发展很重要的特点是结构协调性、数字匹配性和增长稳定性明显增加,比如,汽车依然是支柱产业,但非车产业大幅提升,汽车产业占工业经济份额从1/3以上降到了1/4以下。与此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既尽力而为,又守护底线。今后的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把绿色发展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方面,添绿与减排并举,努力建设创业开放生态幸福的美丽盐城。
从规模转向效益,长期做企业的蒋东良委员首先强调,企业家自身面对诱惑要有定力,顺应21世纪的情商经济特点养成明确的价值取向,把企业价值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去。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建立一套好企业的认定办法,包括经营良好、产品有竞争力、发展可持续、愿承担社会责任、解决社会就业等。
蒋锡培表示,没有质量的发展,没有效益的发展,只会带来社会和生态负担。交了学费,就应吸取教训。他建议进行“全球对标”,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同时整合全球资源,特别要利用好上市公司平台,围绕主业收购兼并,实现有质量增长。
本报记者 邵生余
原标题: 代表委员对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满怀期待 向创新要动力 靠改革添活力
编辑: 章强、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