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5名农村留守儿童的暑假怎么过?
高昕苇在深圳。
倪胜锋在洗碗。严云秋摄
小晨和父亲在一起。蒋文洁摄
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统计
新桥镇 217名
西来镇 138名
东兴镇 114名
生祠镇 80名
季市镇 57名
孤山镇 44名
马桥镇 41名
城南办事处 32名
滨江新区办事处 27名
斜桥镇 24名
城北园区 9名
靖城街道办事处 7名
澄靖园区办事处 5名
共计795名
暑假,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意味着夏令营、兴趣班、外出旅游这些美好的休闲时光,当然也可能意味着不情愿的补课。但是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们来说,暑假则意味着他们“迁徙”或“孤独”的日子,他们当中除了一部分会“飞”到父母身边与他们短暂团聚,大多数只能在孤独和寂寞中打发时光。
新桥镇留守儿童人数最多
昨天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4月份以来,我市民政部门牵头对辖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摸底排查,重点摸清留守儿童数量、家庭组成、教育就学等信息。经详细排查,并与教育、公安系统数据比对后,全市共计摸排出留守儿童795人。
本次排查的对象为,因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16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排查中,除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身体状况、居住地址、寄宿情况等基本信息,其家庭情况、父母务工地点、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受委托监护人基本情况等都被列入掌握范围。
江苏省农村留守儿童数据采集系统数字显示,我市未满16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795人,新桥镇留守儿童人数最多为217人,其次是西来镇138人、东兴镇114人,生祠镇80人;其中0~5周岁124人,6(含)~13周岁579人、14(含)~16周岁92人;就读小学的459人、初中170人、幼儿园132人,还有部分儿童未入园。
九成以上留守儿童隔代抚养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是父母同时外出务工,由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形成隔代抚养的家庭。据统计,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的772人,由亲戚朋友监护的17人,无人监护的2人,还有4人由兄、姐监护。
在摸底排查中民政局工作人员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精心的呵护,容易导致感情脆弱、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而另一方面由于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特别是老人防范能力弱,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受到意外伤害,交通事故和溺水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留守儿童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儿童
以前每到暑假,留守孩子要么下河游泳抓鱼,要么上树捉鸟,爷爷奶奶也管不过来,孩子们的集体活动几乎是空白。近年来,我市一些社会组织开始关心农村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
今年暑假刚开始,家有儿女爱心志愿者协会在新桥城实验学校开展“平安暑假——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据了解,协会去年启动“助飞小候鸟”公益关爱项目,实施“小候鸟”同伴计划,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协会先后开展了“定制你的喜爱”、“飞翔的春天”、“梦圆园博会”等主题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
暑假期间,我市不少社区、村委会建起校外辅导站,开展文化辅导,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艺术特长培训,传授安全健康知识,教他们自我保护的方法。一些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帮教活动,通过做游戏、讲故事、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他们弥补“亲情缺失”。
“留守儿童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特别是假期这个真空阶段,更需要社会各团体组织和机构集中发力。”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市已经全面进入高温酷暑时期,也是留守儿童暑假安全隐患多发时期。从现在起至8月底,我市民政部门将联合多部门,开展“夏季送清凉”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专项行动,为他们提供关爱服务和安全保障。
他们的暑假这样过
“只要在爸妈身边就很幸福”
每年暑假,我市不少农村留守儿童会从老家赶往外地,与父母短暂相聚,感受久违的亲情。今年13岁的高昕苇,家住新桥镇,父母常年在深圳市盐田区工作。7月4日,刚刚放暑假的高昕苇在叔叔的护送下来到无锡硕放机场,独自登上了前往深圳的班机。母亲黄红娟在机场出口等候,飞机落地后,半年没见的母女紧紧地抱在一起。
高昕苇说,从小爸爸妈妈就在外工作,她的学习、生活一直都由爷爷奶奶照顾。电话是她和父母沟通感情的主要工具,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她总能接到父母的电话。想爸妈时,她也会拿起电话给他们打电话。
“爸爸妈妈忙于生意,没有太多时间陪我,但只要在他们身边就很幸福。”高昕苇说,在深圳的10多天是她最开心的日子。因为,每天她都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白天她也会去爸爸妈妈工作地看看,和父母聊天,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在家复习功课、写作业,或到图书馆看看书,偶尔也会帮妈妈做做家务。“每天晚上,爸爸妈妈不管多忙都会陪我到附近逛逛、散散步,周末还会带我到附近的景点游玩。”高昕苇开心地说。
和高昕苇不同,家住生祠镇大进村倪胜锋继续留守在家。15岁的倪胜锋父母常年在上海工作,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其生活。暑假期间,上补习班占了他大部分时间。但只要有空,倪胜锋就会主动到厨房帮爷爷奶奶洗碗、做家务。心疼奶奶的倪胜锋有时还会自己炒好鸡蛋、蛋炒饭,等着奶奶下班回来享用。“看到同学们都是爸爸妈妈接送,心里真的十分羡慕。”倪胜锋说,其实他也想到爸爸妈妈身边过暑假,爸爸妈妈的陪伴是他最大的幸福。
“来靖和父母相聚很欢乐”
在我市除了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外,还有一群特殊的“小候鸟”从老家来到我市过暑假,为的是和在我市打工或做生意的父母短暂相聚。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小候鸟”的父母大多在靖江做生意,包括农产品批发销售、经营水果店、干果店等,由于生意忙,他们中不少人尚未顾得上带孩子到靖江游玩。“小候鸟”来靖后,除了做暑假作业外,主要是待在父母身边或在周边地区游玩,有的帮着父母做生意或做家务。
7月份以来,西来镇永胜村15组大棚西瓜种植基地上出现了一个调皮的男孩,他是在这儿种瓜的浙江黄岩瓜农林招荣的儿子小晨。林招荣自去年底来到我市西来镇永胜村种西瓜,就一直没有回过老家。妻子为了照顾他,今年3月份也带着出生不久的女儿来到了永胜村。小晨非常想念父母和妹妹,前阵子学校放暑假,他在奶奶的陪同下来到父母身边。
7月份正是西瓜成熟上市的关键时节,林招荣每天早上6点钟左右就进入瓜棚忙碌,一直未能抽出时间带小晨到西来、靖江城区游玩。小晨每天在父亲的瓜地玩耍,帮父亲一点小忙,他也学会了一些种瓜技术,跟外人讲起“对花”(即人工授粉)等种瓜知识来头头是道。有时中午时分,林招荣开车带全家人到西来土桥街上的小饭馆吃饭,让小晨非常开心。
城区朱大路上一家水果店负责人来自盐城,这阵子,他的儿子趁暑假从老家过来陪伴他。孩子每天在店里店外玩耍,一直待在父亲身边。
记者从城区一些培训机构了解到,今年暑假,到培训机构报名学习的孩子中,也有少数几个孩子是外地人,他们的父母在靖江工作,他们从老家过来后,被父母或爷爷奶奶送到培训机构学习,一般上2个月文化课,有的也上跳舞班、美术班等。
对于“小候鸟”,我市镇村、图书馆、公园负责人都表示,向“小候鸟”敞开大门,欢迎“小候鸟”到镇村书屋、图书馆看书,和本市孩子一起学习、游玩。(全媒体记者严云秋 蒋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