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围绕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弥补一个个短板

10.06.2015  17:57

      合肥有个“未来中心”。它是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综合主楼,寓意探索未来世界。
  “无编制、无预算、无级别”,99%的科技成果归研发团队,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是介于企业、大学和产业园之间的混合体,聚合政、产、学、研、用五方力量,耦合创新链条,攻关新技术、孵化新产业。
  参照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建设模式,合肥前期建立了语音信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10个产业研究院,又规划建设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一批高端创新研发平台。
  “探索未来,惟有协同创新;谋求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介绍,合肥打出改革组合拳,从改革城乡建设管理起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科技与教育文化等一系列改革,均衡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统筹谋突破——为城市发展“要合力”“出效益”
  平均每天建成城市道路147米,建成房屋1156平方米,每17天就有一座桥梁竣工,合肥城市建成区从2006年的220多平方公里发展到目前的400平方公里,2006年启动的“大建设”成为合肥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词。
  “投资2000多亿元的 ‘大建设’,没一个干部‘倒下’,没发现一项‘豆腐渣’工程。”合肥市委副秘书长司胜平说,这都得益于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中,形成“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多方联动、整体推进”的合力格局。
  改革组合拳,首先打向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在强化统筹的基础上,谋重点突破之功。完善规划决策体制机制,合肥强化规划的统一决策和龙头作用,统一决策部署和调度全市建设工作,将分散于城建、交通、园林、教育等20多个部门、综合交通工程等九大类政府建设项目统一集中到市级项目储备库统筹统管,将项目管理职能分解为规划、设计、立项、招标、投资、建设六大环节,实行专业化分工、分段作业,实施征地拆迁、沿途管线建设以及项目工程外围单位“三协同”,实行建设工程“有效最低价中标制度”、“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和拆迁安置“三榜公示制度”。
  “要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合肥市实施土地管理、财政管理、投融资和管理招投标体制改革,实现国库集中收付,逐步建立起借、用、还一体化,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财政投入、资源整合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建立集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出让等交易功能为一体的统一招投标平台,走上“不找市长找市场”的规则之路,营造阳光透明的市场环境。
  “改革不仅破解了城市建设的资金、土地等要素瓶颈,更实现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吴存荣说,改革将相关职能部门定位在各自的“工段”上,合力超过预期,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远远超过预想,也构建起环环相扣、阳光运行的监督链条。
  合肥市招投标中心主任李宏卓介绍,由于科学安排施工,长7.7公里的合肥金寨路高架桥工程工期缩短了10个月,避开了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仅钢材一项就节约投资5亿元。据统计,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8年来累计完成各类交易项目近3万个,交易总金额5973.68亿元,节约资金达1817.18亿元。
   制度协同严落实——为创新创业“造环境”“当杠杆”
  “从签约到手续完成,仅用了5个工作日。”企业负责人曹文波感叹,“就冲这,我也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近日,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在合肥落成。
  “在合肥,工业项目3个月内、其他项目4个月内都能办好手续、开工建设。”市长张庆军介绍,建设项目查验申报的办理时限,在一些城市需要100多个工作日,在合肥最多只需8个工作日。
  高效环境的背后,是制度保障和规则支撑。近年来,合肥协同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等19项改革举措,出台100多项制度规定,推动创新创业资源流动更加顺畅,让创新创业的热情充分释放。
  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合肥先后进行6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内部制度,企业注册登记实行“并联审批和告知承诺制”,建设项目实行“并联办理制”“牵头单位负责制、缺席默认制”。所有审批事项的办理过程均实行“一次性告知制”“两次终结制”和“超时默认制”,合肥向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好的目标坚实迈进。
  合肥出台《关于规范重大改革事项决策程序的暂行规定》,对重大改革事项实行公众参与、论证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定等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市场监管体制,全面完成工商、质监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城市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阳光运行”机制。在改革的同时,确定政府“以服务为本职”,对工业项目推出全程代办制、重大项目代建制。
  今年,合肥市拿出5亿元,以基金方式投向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据测算,可撬动20亿元的社会资本投资。“合肥通过改革规范政府行为,让市场发挥作用的同时,努力让‘看得见的手’在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中 ‘当杠杆’,发挥引领和撬动作用,提供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服务。”张庆军说。
   以人为本重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要均衡”“相和谐”
  2月28日,合肥市荣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这是治城育人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均衡推进的重要考量。”吴存荣说,“改革,必须以人为本,以增加老百姓的福祉为出发点,将城市建设成为关怀人、陶冶人的幸福家园。”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未来。针对新建住宅区没按规定配套建设中小学,造成小区孩子上学难,合肥专门出台政府41号令,明确公用设施要和商品房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并交付使用。目前,40多所新建中小学校陆续投入使用。
  合肥还探索“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乡校”的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基本形成城乡教育均衡一体化格局。合肥是全国第一个向外来人口全面开放义务教育的省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百分之百有学上、百分之百上公办学校、百分之百与本市户籍考生同等标准录取……2014年,合肥外来务工子女就读人数10.41万人,占全市城区在校生总数的37.2%。
  合肥围绕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体制、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节能减排与环保体制等方面改革,弥补存在的一个个短板。2014年,188项改革全面铺开,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今年,合肥着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深入推进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各项社会保险关系制度衔接和跨区域转移。
  “深化改革是手段,转型发展是目的,促进就业是结果。”司胜平介绍。合肥把优先安置企业职工摆在第一位,与战略投资者联姻,整合组建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等四大投资集团,为推动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架桥铺路”,为群众创业就业创造空间。依托美菱和荣事达两大家电品牌,通过国有股权转让,先后引入海尔、长虹、三洋、美的等企业,并集聚华凌、格力等品牌,合肥成为全国家电制造基地,吸纳大量劳动者就业。在全球300个都市经济体中,合肥新增就业率居第二位,近两年每年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8万人。(记者 刘杰 何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