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牛司机"开车21年近百万公里未收一张罚单

13.11.2015  12:20

  

  姜卫

  12月2日全国交通安全日到来前夕,江苏省公安厅、省文明办、省交通运输厅等多部门联合启动了“致敬——江苏文明交通人”主题公益活动。连日来,相关行业、部门和公众推荐或自荐产生了一批候选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既有多年驾车无违法、无事故的专业司机,也有热心交通安全事业的志愿者,还有倡导安全文明出行的私家车主。此外,如果您也是江苏常住户口或持有江苏省居住证在省内居住满1年以上,同时,近5年来未发生交通责任事故、近1年无交通违法记录,即可拨打现代快报96060进行自荐,就有机会被评选为江苏文明交通人。

  “牛司机”姜卫开了近百万公里零违章

  对于很多开车人来说,一年没有一起交通违法行为实在很难做到,一不小心就容易闯个红灯被抓拍,或违停一下被贴个罚单。可在南京,真有这么一位牛司机,从1995年拿到驾照以来,21年间开车行驶近百万公里,而且大部分是在市区,但从未收到一张罚单,也没发生一起事故。他就是南京博世汽车部件公司的姜卫。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

  今年47岁的姜卫是一名职业司机,因为工作关系,他每天都与方向盘打交道,每天一坐进车里,他就提醒自己,安全最重要。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没罚单没事故的秘诀 。“车子一响,集中思想。轮子一动,想到群众。你得时刻把安全牢记心中。”姜卫说。

  遇到路口,一定要一看二停三通过;想要变道,一定要先看后视镜,再打方向灯……类似的行车小贴士,姜卫能说上一大堆。作为开车人,姜卫有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他说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影响驾车的情绪,理智平和的心态应该是每个开车人必备的素质。“有的人等红绿灯时间长了会急躁,这时候我会做一下手部操,既能健身,还能使心情平静下来。

  “除了自己开好车,我也爱琢磨怎么样让交通更顺畅。”姜卫说。1997年4月,南京中央路和珠江路路口总堵车,经常路过此地的姜卫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当时的指路牌是四股车道,一股左拐两股直行一股右拐。朝广州路方向,由于公交站台靠导向车道比较近,经常有公交车进不了直行道。姜卫就建议南京公安交管部门竖一个辅助标志牌,右拐车道允许公交车直行;这样既能解决车流交织的拥挤,也能体现公交优先的理念。这个建议后被交管部门采纳。

  提议被采纳,姜卫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建议也越提越多。包括现在人们常见的车管所一号窗口,大马路口的左拐弯等待区等,都是他建议的。

  

  

  唐磊

  

  “洋雷锋”唐磊

  交通劝导志愿服务从国外做到无锡

  69岁的唐磊是个地地道道的加拿大人,不过从2001年起,他就生活在无锡,当地很多市民都知道这个在各种志愿活动中为别人带来欢乐的老外。其中一项,就是参与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

  “我最喜欢的就是在路口执勤,吹哨子,挥小旗子,帮助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早晚高峰时期,城区拥堵的红绿灯路口,总能看见他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挥小红旗,在交警指挥下,对路口的非机动车闯红灯、越线等红灯和行人乱闯红灯、乱穿马路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纠正,倡导文明出行。

  说起对中国出行的看法,唐磊打开话匣子:“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道路交通法规是为别人制定的。可在他的家乡,所有人必须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否则会惹上大麻烦,甚至面临高额处罚。”在他的印象中,在中国,最常见的就是“中国式过马路”,尤其一些老年人,非常固执,甚至错误地引导孩子。

  “很多司机总认为别人应该能看到自己的车,而不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去避免事故的发生,这很容易引发事故。”最让他觉得不能理解的是,每当发生事故时,更多的市民只是围观,而不是上前去救助伤者,看看对方是否还有呼吸或从精神上给予鼓励。此外,他发现中国很多家长开车带孩子出门,很少会用安全座椅,“人们选择将孩子抱在怀里,可一旦发生事故,孩子的安全根本无法保障。

  唐磊说,他不是到无锡后才加入志愿者服务的,而是从多伦多做到了无锡。作为无锡第一位外籍注册志愿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遵守交通法规,同时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来。

  

  

  黄治刚

  

  “公益达人”黄治刚

  现身说法警示他人不要酒后驾车

  今年54岁的黄治刚是徐州人。2004年4月之前,黄治刚有着幸福的生活,夫妻关系和睦,儿子活泼懂事。所有的不幸源自一次聚餐,他受邀赴宴,席间觥筹交错,很快就醉了。回家时,朋友劝他不要开车,他却坚持发动了摩托车,结果在半路上连人带车摔进沟里,多处粉碎性骨折,经过抢救才保住了生命,全身被缝100多针,然而右腿下肢却永远离开了身体。平静的日子没了,妻子离家出走,他不得不用残疾的身体承担抚养儿子、照顾老人的重担。

  擦干眼泪的黄治刚,在亲友们的帮助下重新审视了导致自己悲剧的源头。“拒绝酒驾”!他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提醒身边每一个开车的亲友。开始,他自发宣传,后来融入到徐州的公益组织中,成为徐州“绿途”公益、徐州心缘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他跟着大家走南闯北,参加过数百次的公益活动,2014年被评为“徐州市最美交通人”。

  “住院那会儿,看着小学毕业的儿子帮我洗腿,我脑子像炸开一样,眼泪不停地掉。我恨我自己,我不该酒后开车。这事故一出,什么都搭进去了。看看我,就是个活生生的教训啊!”这些年,黄治刚每次登上舞台,都会卸下右腿的假肢,将空荡荡的裤管展示给观众们,大声呼喊“千万不要酒后开车”!

  

  

  刘志刚

  

  “交通迷”刘志刚

  改编歌曲反思“中国式过马路

  “雄赳赳,气昂昂,冲到路中央;有中年,有儿郎,老爷老大娘……”看这歌词,是不是觉得特熟?这首《过马路战歌》,因为生动描写“中国式过马路”,一传到网上就火了。

  改编这首歌曲,刘志刚说是因为兴趣。他很小就迷上交通类纸质藏品的收藏。“我收藏的第一张票证是爷爷的。”刘志刚说,爷爷参加过江阴段的渡江战役任务,是担架班班长,用担架这种原始的运输工具投身到枪林弹雨中,那张担架证明,是他收藏的第一张交通票证,之后迷恋上交通票证收藏,重点搜集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代表性交通票证。

  早些年,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加上他还在上学,为了收藏更多的票证,他省吃俭用,有时饿了就买方便面充饥。随着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刘志刚挣的钱大多用来收集交通票证。“最难的一次是网上发现一个藏品,可对方不会用电脑,中间费了很多周折,最后花了1万多总算买到了。”随着在国内交通票证收藏圈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影响,全国各地的很多交通票证收藏家主动联系他,后来他淘了一本1949年10月26日颁发的驾照,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新中国成立后的最早一本驾照。

  “由于对道路交通的关注,加之平时在路口的所见所闻,我改编了《过马路战歌》,做成视频传到网上。”刘志刚说,他没想到会那么火,希望这首歌能引起全社会对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共鸣和反思,为人们传递更多的正能量。(苏交轩  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