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消防面面观

29.05.2018  16:05
苏花公路搜救 救火现场 台北市消防队员正在爱国东路一处火灾场合灭火。照片均为张修诚摄

  新北气爆、花莲地震、桃园火灾……台湾灾害频仍、世道不靖,每当灾害发生之时,第一时间冲到现场的多半为台湾各地的消防人员,他们有的是各地消防局的正式员工,有的则是各地的义勇消防队员,无论身份是否正式,在关键时刻,这些在岛内被称为“打火兄弟”的男子汉们无惧生死、恪尽职守。近日,一组展示台湾消防员救灾精神与体魄的救灾情境宣传照在岛内走红,甚至有网友留言“爱上消防员了”。原来,云林县消防局为给义务消防员补充新鲜血液,特地号召身材健硕的消防员当模特拍摄宣传照,以提高招募效能。台湾1111人力银行曾做过一项调查,在岛内上班族眼中,“十大卖命职业”之首便是消防员。调查显示,有28.69%受访者认为消防员“很卖命。近几年岛内发生数次重大事故,许多在场值勤的消防人员受伤、殉职,加深了民众对消防员需经常直面死亡的印象。

  捕蜂、捉蛇、“抓鬼”

  台湾消防都得管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台湾的消防部门隶属于警政单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警、消不分的管理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灾害救援现实需求。1995年1月17日,台湾的立法机构三读通过“内政部消防署组织条例”,当年3月1日,“内政部消防署”正式成立。

  根据相关规定,“消防署”职司火灾预防、人为与天然灾害抢救、紧急救护等消防业务,并负责岛内所有消防行政、人事、教育训练等事务规则的制定,同时监督岛内各地的消防机构与各式特种消防组织。但是,对于岛内各地的消防机构则无人事命令权及财政支配权。也就是说,台湾各县、市的消防局均为当地政府一个组成部门,消防局长直接对县、市长负责。

  就拿台北市来说,以前台北市的消防单位只是警察局辖下的消防警察大队。1995年7月10日,才正式升格为台北市消防局,也是改制后全台第一家一级消防机关。目前,台北市消防局有8科5室2中心,辖设4个救灾救护大队、12个中队、45个分队,正式编制员额为2063人。台北市面积270平方公里,这45个分队,每个辖区面积为6平方公里。消防局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公职人员,普通员工多为警察专科学校毕业生,干部则多为警察大学毕业,均受过专业训练。近些年,也有员工是参加台湾的公务员特考,之后再受训合格后进入消防职场。眼下,台北市消防局已经实现灾害受理标准化、派遣智能化、流程信息化以及通报多元化的目标,使接出警时间由原来的5分多钟,缩短至如今的4分15秒。

  很多人以为消防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救火,其实,不管是火灾、水灾、地震,台湾的消防人员统统都管。除了预防火灾、抢救灾害、紧急救护等三大法定任务,还有一堆杂七杂八的事,消防都得管,比如民众登山迷路、下河溺水、丢失猫狗,消防员还要帮助民众捕蜂捉蛇,甚至“抓鬼”。据台媒报道,蛇虫之患最多的台东、新北和台南,仅一年就有55000件“捕蜂捉蛇”业务。曾有一女大学生发现家里有只4厘米长的蟑螂,吓得报警要求消防帮忙灭蟑。新北市一老妇曾声称家里“有鬼”,打电话让消防员前来捉鬼,消防员赶到后,才发现老妇是因思念刚过世的丈夫而心神恍惚。

  救援、救护、宣导

  “义消”功不可没

  与大陆不同,台湾的消防工作更注重民间力量的运用,台湾的消防法明确要求各地主管部门,组编义勇消防组织,协助消防、紧急救护工作。如今,遍布台湾各处的义勇消防队成为救灾、救援、教育、训练的重要力量。

  义勇消防员说白了,就是消防志愿者。他们平时都有自己的事业,只是利用业余时间来接受训练,服务社会,津贴有限。不过台湾的法令规定,义勇消防人员接受训练、演习、服勤期间,其所属机关、学校、团体、公司、厂家应给予公假。另外,如果在这过程中,患病、伤残或死亡,主管机关和民间基金都会视情予以资助和抚恤。

  比如,台北市的义勇消防总队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目前共有6个大队、28个中队、51个分队,人员超过1300人,配有消防车53辆。这些分队每天编排执勤人员,一有紧急状况,即可出动协助救灾。

  当然,志愿者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义消人员。这些训练,包括基本训练、专业训练、常年训练和其他训练。就拿台北市来说,新进人员的基本训练为48小时以上,由台北市消防局负责,内容包括义消服勤安全认知、心肺复苏术(CPR)、哈姆立克法、防火及逃生要领、结绳应用的技术、消防车操作、破坏器材操作等。之后,再按照勤务特性,分别进行24小时以上专业训练。此外,每年义消人员还需集中训练24小时以上。

  在台北市,除了义勇消防总队,还有很多民间专业团体近年也加入了消防事业,这些团体包括妇女防火宣传队、凤凰志工队、中华潜水推广协会、北海水上救生协会、民间紧急救援队。大家各展所长,协力合作,让台北市变得更安全和宜居。

  事繁杂、缺额大、高龄化

  消防人力需加强

  台湾的消防工作可圈可点,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警、消分立,权责不一;二是正式消防人员缺额太多,消防员过劳;三是义勇消防人员老化、青黄不接。

  台湾自1995年警、消分立后,消防人事权交由各地方管理,联合救灾也优势不再。对此,台湾社会一直以来都呼吁当局针对大型灾害成立“灾害总署”,以避免警、消分立后权责不一的问题。

  就正式消防人员配比来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消防员与人口比例,为1比700,但台湾平均1比2000。台北市、新北市状况还好,约1比1500,偏远地区就严重不足,例如花莲,为1比4000。他说,目前台湾有1.3万名消防员,若要达到合理比例,须补足至2.6万人。但台湾每年仅招考300至500人,扣除退休、离职、殉职者,10年都补不足。

  由于人手短缺,台湾很多消防人员往往24小时连轴转,每个礼拜执勤时数超过100小时,甚至达到120个小时,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劳基法标准或是一般公务人员服务时数。而在待遇方面,按照岛内规定,警察超勤津贴统一由“警政署”发放,最高可发放到一万七新台币,但消防人员是归各地主管,津贴标准不一,有发一万的,有发一万五的,也有跟警察一样发到一万七的,这其实是对消防员的不公平。

  在义勇消防方面,也面临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据统计,台湾各县市的义勇消防员平均年龄多达50岁,台北市的义勇消防员平均年龄已54岁,桃园市50岁,新北市48岁。有网友认为,老一辈的人对于居住的土地更有感情,他们加入义勇消防员有一种“自己的家乡自己守护”的使命感。进入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都市中的上班族,节奏快、压力大,下班时都累坏了,因而少有人愿意抽出时间接受消防器材操作、绳结、搬运、进出火场救人等训练,因此招募变得不易。同时,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很多居民不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与土地的情感有限也影响了加入义勇消防队的意愿。甚至有的年轻人直呼:“没钱赚,我不去。”

  然而,义勇消防队的存在很有必要。业内人士认为,在火灾现场,专业消防队员会在第一线进行救灾,义勇消防员则是协助处理水线布线及饮水补充等后勤工作。抢救告一段落,义勇消防队员会和专业消防队员一起进入现场扑灭残火,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专业消防队员有喘息的机会。因此,补充义勇消防队的人员和战斗力势在必行。

  针对这种情势,台湾各县市都努力找寻因应之道。其中之一是提高义勇消防员的相关待遇和社会保障,以吸引更多新鲜血液。台东县长黄健庭不久前下乡慰问义勇消防员时宣布,当地将义勇消防员因公殉职的保障由过去的300万元(新台币,下同)提高至450万元,并全面更换义勇消防员的各式制服和配件。屏东县则为每位义勇消防员投保意外险,加上因公殉职的抚恤金及义勇消防员的济助基金,每人的抚恤金额为1200多万元。

  目前,台北市成立了一支24人、平均年龄40多岁的义勇特搜队,协助参与救灾。台南义务消防特搜救助中队成员也都是接受过严格训练的青年,2016年台南发生地震灾害时,他们就到维冠大楼协助搜救,获社会肯定。为了提升义勇消防员的参与机会及成就感,新竹市消防局的义勇消防训练课程除了火场抢救,还加入了山域、水域搜救技能。不仅如此,他们还成立了特搜小队,吸引年轻人加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