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发表“辛苏”署名文章:用好乡土人才
辛苏
说到人才,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特别是出过国留过学的博士、教授等,而往往忽略了那些土生土长的“土专家”“田秀才”。其实,不管什么出身、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身上有本事、手里有绝活,就是人才。
江苏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在这片土地上,既诞生了不少文坛泰斗、科学巨擘,也不乏各类能工巧匠。这些术业专攻、技艺精湛的乡土人才,历经岁月的淘洗,而在时代大潮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不管是木匠、篾匠、陶匠、漆匠,还是绣娘、织娘、茶娘、琴娘,他们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中磨练出精巧的技艺,在琢璞成玉的艰苦奋斗中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在与漫长岁月的专注对话中积淀了坚守的匠心。南京云锦、苏州刺绣、宜兴紫砂、扬州漆器,正是乡土人才潜心传承钻研传统技艺,精益求精、守正出奇、推陈出新,从而创造出的独具文明特质的东方瑰宝。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带领30多位苏州绣娘,通过3776种彩线的巧妙穿插,一针一线历时3年完成《丝绸之路——西出长安》,成为当代国宝级苏绣巨制;乱针绣传承人朱军成携手四千绣娘,绣出了亿元产业,走出了共同致富的特色道路;宜兴市紫泥公社负责人赵炎创立紫砂创客空间,签约紫砂大师18位,培养青年创客105名,开设连锁店19家,推动紫砂文化在创新中赢得了市场……这些乡土人才中的杰出代表,在延续千年传统的同时顺应时代潮流,用自己的技艺和才干带动了一群人致富、为江苏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乡土人才也许并非科班出身,没有高等学历,也从未喝过“洋墨水”,甚至有些土里土气,但这不影响他们的技艺、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创造能登大雅之堂,能领市场潮流。要更新人才观念,摒弃简单唯学历、唯职称的思维定势,善于发现乡土人才,建立数据库,作为宝贵资源加以关注、培养和使用。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使乡土人才真正成为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中坚。
原标题:新华日报发表“辛苏”署名文章:用好乡土人才
标签:
编辑:郑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