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提质”,推动高质量发展
两会收尾,盘点代表委员提交的建议议案和提案,硕果累累。截至1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收到1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44件,其中7个方面12件议案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截至1月28日,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收到提案836件。
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如何“落地有声”?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如何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化为具体行动?面对这些时代命题、民生课题、改革难题,代表委员们深入调研,认真履职,他们的建议议案和提案必将推动江苏的改革和发展。
聚焦大事,为高质量发展谋良策
2018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如何扎实推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把宏伟蓝图化为美好现实?代表委员们给出自己的答案。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围绕促进改革开放高质量,推动江苏改革开放再出发,委员们共提交提案51件。张仲清委员建议,进一步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不断创新政府监管体系。徐平委员提出,持续推进江苏政务服务网建设,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省工商联呼吁,在系统梳理惠企政策的基础上,推动有关政策精准落实。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这一话题,委员们共提交提案263件。不少代表委员提出,充分发挥我省制造业优势,发力智能制造,由“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迈进。致公党江苏省委建议,在省级层面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完善推进机制,加快支撑体系建设。农工党江苏省委提出,加强政策引导帮扶、搭建多方合作平台、吸引专业人才集聚、完善金融配套服务,不断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环境。省人大代表、沙钢集团董事长、省工商联副主席沈彬建议,由政府牵头,将研发机构、智能制造软硬件提供商等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成立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对相关研发机构、服务机构、试点企业、专业人才给予扶持,做到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
对接国家政策、国家战略,代表委员们也积极出谋划策。在如何加快我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上,胡建军等39位代表在《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议案》中建议,全省工作“一盘棋”,切实形成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合力,强化亚欧陆海联运物流通道建设,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民革江苏省委建议,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做大做强国际物流业。民盟江苏省委提出,深化空间对接、注重文化对接、加强服务对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同时要制定发展规划,刚性细化协同措施,积极发挥智库作用,精准发力交汇点建设。
紧盯难事,与改革发展同频共振
诤言议国是,寸心系民生。生态、养老、富民……老百姓的难心事,仍是今年省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重中之重。
生态环境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题。代表委员们围绕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攻坚战,建设美丽江苏提出不少“金点子”。沙安勤等10位代表提出,加快推进我省土壤修复治理,严控新增污染,划定土壤环境保护区域,坚持科技驱动推进,推动土壤科学治理修复,推动体制机制变革,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殷强等10位代表建议,加强洪泽湖生态保护,制定洪泽湖流域管理条例,促进环洪泽湖生态经济区快速可持续发展。民革江苏省委建议,优化顶层设计规划,明确湖泊功能定位,优化流域产业结构,采用生态治理手段,精准化治理江淮生态经济区湖泊环境。
江苏是人口大省,老龄化程度较高,目前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户籍总人口近23%,养老隐忧日益凸显。郭民等10位代表带来一个“有温度”的建议:在地方法规中设立“独生子女陪护假”,创造条件让年轻人“常回家看看”,让父母不再孤单。省政协委员邹毅实建议,把养老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来抓,事业、产业相结合来考虑筹划,做顶层设计和市场培育有机结合,“要像教育、卫生那样,重视老年事业发展”。
针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周相民等10位代表提出,近年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许多工商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大批农民、退役军人、大学生等“城归”群体,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新动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代表们建议因势利导,强化政策统筹整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村新兴产业新业态多样化发展,真正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关注实事,提升高质量发展“质感”
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瞄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难点问题、推进创新创造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如何规划江苏特色、如何彰显,代表委员们从不同角度作出回答。省人大代表、徐州市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国栋建议,振兴乡村,“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形成集体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旅游富民齐抓共管的局面。程吉林等两位委员提出,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省台联也认为,要通过全面提升全省农村人居环境,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宋江等4位政协委员建议,以打造“特色田园乡村”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
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连续4年位居全国省域首位,但与文化发展高质量的目标相比还有距离。章剑华等11位代表、王子纯等10位代表提出《关于制定江苏省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的议案》,建议制定符合江苏特色的文化产业促进条例,把文化强省建设推向新高度。民盟江苏省委提出,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发展活力,更好推进博物馆发展,用好用活江苏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标识,讲好江苏故事。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月飞 顾敏
标签:
编辑: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