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乡村游让山西千年古村落“困境逢生”

17.10.2015  13:34

  中新网阳泉10月17日电题:原生态乡村游让山西千年古村落“起死回生

  作者宋立超

  群山峻岭之间,小桥流水如玉带和珍珠般点缀。古朴的石屋依山势而建,石阶凿成的村路蜿蜒曲折。村落中遍布的大石头上,偶尔会碰到一位老人,抽着旱烟悠闲而坐,面前摆着山上摘下的酸枣和核桃。

  17日,当中新网记者来到始建于唐宋年间、国家级传统村落阳泉市郊区辛庄村时,发现本来定格的时光已经开始缓缓流动:山下有了停车场,村民们摆起了小小售卖摊位。一些游客穿梭其间,或在某座石屋前细细观看,或对着一株千年古槐举起镜头。就像一幅风景秀丽的古代水墨画,开始有了点点鲜亮的色彩点缀。

  辛庄村四面环山,有山溪汇聚成温河绕村而下。按村委书记刘先宝的话说,这里既不靠城又不靠路,既不沿海又不沿边,村民们靠种植为生,千百年来延续着传统而平静的生活。近年来,不甘清苦和寂寞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中居民也由以前的1000多人下降到500余人。

  “为了改变现状,村支两委决定用五年时间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区。”刘先宝说。随着一场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改革在沉寂多年的古村开展,天然岩洞、千年古槐、清代云影楼等一些当地村民司空见惯的景致成了游客们赞叹的景点。

  路还是土路加石板路,屋还是石头和木材搭建的古屋,村民们也继续着以往的生活习惯。刘先宝表示,除了需要修缮的房屋和改善卫生、服务设施外,村落还保持着千百年来的原始样貌。只不过,在古村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挖掘后的当下,这个偏僻贫瘠的村庄开始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阳泉市盂县的另一座深山里,一个名为大汖的千年古村落也已经“枯木逢春”。这个依山而建的石头村曾因道路崎岖而外人罕至,只有十余位老人孤独驻守。近年来,大汖村被偶然发现,以其奇特的建筑样式惊于世人。随后,游人、画家、摄影师、多国建筑学家纷至沓来。

  如今,始建于金代承安二年、被誉为“小布达拉宫”的大汖村成为了游人们猎奇、休闲、静心的好去处。出走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全新的柏油公路修建在望,村民们在山上种植的小米再也不用背几十里山路去售卖。

  “在山西山高路险的大山深处有着很多那种古老村庄,它们朴实无华甚至让人为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辛酸,但正是那种未经雕琢修饰的自然和未经开发的原始才能更直接的击中人们的心灵。”在游完辛庄村后,一名叫“新有芒角”的驴友在自己的网络游记中如此说道。

  当下,原生态乡村游的发展已经改变着这些深山里的“世外桃源”。在大汖村,留守老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历经多年风雨的古民居寂寥消逝于历史长河,盂县官方出台的旅游规划也给这里带来了希望;在辛庄村,地偏村穷、人口流失、年龄非结构老化正在逐渐成为过去。据村委书记刘先宝介绍,刚刚发展的旅游业已经给村子带来每年50多万元的增收。

  “推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是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在16日举办的山西省旅游发展暨“互联网+旅游”大会上如此表示。这正是当前山西省摆脱“一煤独大”经济格局的战略之一。在此背景下,阳泉市官方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旅游促进措施,其中发展乡村旅游是重点之一。据阳泉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当地的体验式乡村游进入发展高潮期。而借着这股“东风”,藏在深山的千年古村落终于不再是“藏在深闺无人识”。(完)

  原标题:原生态乡村游让山西千年古村落“困境逢生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