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科技体制改革 激扬创新活力

02.11.2018  15:47
南京高校内的国家级实验室,为国家承担着高精尖项目的研发。 陈俨 摄

  (改革开放40年·调研行)南京:科技体制改革 激扬创新活力

  中新网南京11月1日电 题:南京:科技体制改革激扬创新活力

  记者 申冉

  “37年前,也是这样的秋天,我和大家一样,成为南京这座城市的一名大学新生。

  出席今年9月南京市大学生开学典礼的“老学长”是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这位改革开放初期进入高等学府的学子,现在最珍惜的是这座城市有53所大学。

从古到今,南京都是中国最重视科教的城市之一。 泱波 摄

  张敬华上任后,与当地高校的高频互动。2017年9月,在宁所有高校和南京市11个区及江北新区共聚一堂,谋划“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下文简称“两落地一融合”)大计;2018年1月3日召开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动员大会,南京出台市委“1号文件”《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同年1月9日与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年2月25日,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约共建新型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同年3月19日,与东南大学13个校地融合项目签约落地;3月29日,与南京大学签约12个校地融合项目……

丰富的科教资源滋养着城市的发展和未来。 泱波 摄

  从秦淮河边的夫子庙、江南贡院,到乌衣巷里王谢两家的世代文宿;从清末三江师范学堂开中国近现代教育之先河,到如今拥有53所普通高校、3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高校科研院所数量全国排名第三的科教大市……南京的大学生数量全国数一数二,三个大学城和遍布全城的大学校园与城市早已融为一体,如何彻底挖掘这个城市“宝藏”的潜力,让“藏在深闺”的科创能量走进市场、真正变现产业,四十年来,成为摆在这座城市主政者面前的一道“必考题”。

南京是中国科教资源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 泱波 摄

  “南京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只荧光灯、第一只火花塞、第一只电子管、第一套收音机真空管、第一台全自动车床……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这种‘第一’在改革开放中出现了升级版,南京的创新基因得到进一步激发。”曾在南京大学任职多年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宋林飞告诉记者,尽管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有学者提出:南京一条腿粗、一条腿细,这么多高校为什么对当地产业拉动不足?对于这个“南京之问”,宋林飞注意到,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南京不断推出的科技体制改革举措是对这个问题的有力回应。“可以说,在科技体制改革上,南京可以说是中国醒得早、也起得早的一批城市。

  1983年,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市属科研院所改革试点;1984年,南京市出台技术成果商品化、开发技术市场的10项改革举措;1985年,南京市实行《南京科技体制改革方案》,突破束缚把科技资源引向市场;1987年,南京通过削减事业费,促使市属科研院所向生产、经营型转变;1995年,成立南京科技与产业促进会,建立“官、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2004年,南京市属应用型研究院所全部转制为科技型企业;2006年2月,南京召开首次自主创新大会,将自主创新列为主导战略;2009年,南京被列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批"下海”先锋。 南大供图

  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从首先把市属科研院所推到市场上去,到后来逐步把“松绑”南京高校院所科研力量作为工作重心,这条改革之路,南京走得很坚定。

  南京大学原副校长、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潘毅就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加入科技体制改革大潮、从实验室走进生产一线的科研工作者。1997年,南京大学正式建立“国家863计划新材料MO源研究开发中心”,潘毅作为中心主任,把南大MO源课题组历经近十年攻坚的成果进行转化,实现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全套自主知识产权,此后在该中心基础上成立的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企业产品在国内占有市场率超过60%。

满城的年轻学生成为城市活力源泉。 泱波 摄

  不过早期的体制改革,依然有所局限,对于该团队的创始人来说,最大的遗憾是,原有技术团队没有直接持有股权,收益难以体现;随着社会资本介入,南京大学的持有股权份额被稀释,基本失去对公司影响力。

  改革路上的经验教训,在南京市此后数次针对科技体制的“手术”中,不断进行了纠错和调整。自去年9月南京开始推进的“两落地一融合”计划,最大亮点正是对科研团队的权益大幅倾斜。

  按照市委书记张敬华的规划,每一个在南京落地的新型研发机构,都将是一家市场化的“股份制公司”,“让人才团队持大股,欢迎社会资本加入,政府做好支持服务。结合高校研发团队的技术优势,民营企业的市场敏锐度,以及政府的服务能力,真正做到政产学研一体化,解决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这种平台确实有过去的校办企业、技术园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灵活运用市场规律,与实验室科研团队零距离对接,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又可争取到足够的投资基金,到更广阔的高校科研院所去挖掘人才和项目,与过去比可以说是鸟枪换炮了,自由度大大提高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郭百涛认为,随着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效率增高,南京的新型研发平台会变成一个个会下金蛋的“母鸡”,孵育出更多有竞争力和独创性的科创企业,为南京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破题科技体制改革,南京的发展日新月异。 泱波 摄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南京市已累计签约新型研发机构168家,集聚中外院士52人;新增科创型企业近2万家、同比增长23%。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领衔的南京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由中科院院士姚期智首次率队创业设立的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由获任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术会议AAAI2019程序委员会主席的南大教授周志华任院长的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一个个出自一流高校和顶级实验室的新型研发平台已经在南京顺势而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今年,南京给自己立下了一个“高标准”,到202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仍需不断地坚持为科创能量‘松绑’,坚持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发展科教兴城。”宋林飞认为,在历经市场驱动、要素驱动之后,当中国进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南京将会迎来属于自己的腾飞。(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