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风雨飘摇中创办《南京人报》首日销量达1.5万份
破当时报界纪录
扫码即可进入公祭日专题讨论张恨水伏案创作
新华报业网讯 1937年秋,日寇的铁蹄已经开始向南京进发。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南京新闻报人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变与磨难。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赫赫有名、怀抱理想的新闻记者,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对侵华日军的暴行进行了大量深入的采访,号召全国军民抗战到底。 世人皆知张恨水是名扬天下的小说家,其实他原本是一位报人。更令人敬重的是,张恨水一手创办的《南京人报》,是南京沦陷前坚持到最后的一份报纸。它被迫停刊那天,正是南京沦陷前四天,1937年12月9日。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徐昇 大量报纸毁于战火,遍寻不觅《南京人报》 为了追寻张恨水在南京办报的故事,记者前往南京档案馆、南京民间抗日纪念馆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找1937年南京沦陷前的老报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937年10月份开始,南京新闻界陆续向重庆转移。当时南京城战火纷飞,每天日军空袭南京数次。由于战乱,大量报纸散失,所剩不多。目前保存最全的是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央日报》合订本,最后一期是1937年11月27日。其余报纸早就不见了。 而记者在上海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也同样寻觅不到《南京人报》。“当年南京沦陷前的这份老报纸,估计全国的任何一家图书馆都不会有了。”重庆图书馆缩微文献部负责人遗憾地说道。 南京图书馆是保留南京1936年至1937年的报纸最齐全的地方,不过这里也仅有1937年2月起零散的几十份《南京人报》,馆藏的最后一期出版于1937年5月1日。原版合订本几乎成海内孤本,下落不明。又由于上世纪90年代摄制技术水平有限,缩微文献拍摄得模糊不清,阅读起来相当困难。那么,《南京人报》的创办者张恨水先生手中是否会有老报纸呢?记者带着疑问,辗转找到了张恨水的四子——张伍先生。 “很可惜,我父亲手中珍藏的唯一一本《南京人报》,在文革期间丢失了。”张伍先生现居住在北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他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小时候,父亲张恨水常给他讲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在南京办报的故事,也经常回忆全家人颠沛流离到四川,生活在山村里的八年。 张伍说,“我幼年时曾问父亲:‘我又不行五,为什么叫张伍?’父亲告诉我:‘我们老家是安徽,被日本人占了;你母亲的家是北平,也被日本人占了。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入伍拿枪,打败日本,收复我们的国土!所以给你起名叫张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