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中心跻身国际大舞台
新华网南京4月21日电(施琳玲 黄琳) 位于长江之尾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下称通大附院)上周接到欧盟邀请,为肌酸激酶(CK)等酶学指标的参考物质进行赋值,赋值就是对某项医学检验指标确定国际认可的数值区间。这是继今年2月通大附院成为JCTLM(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简称)认可的医学参考实验室以来的首张国际合作“订单”。目前,通过该国际认可的实验室,中国仅三家。
从当年的“手工小作坊”到如今为国际标准物质赋值,这是怎样一场“蜕变”,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溯源,不过这次溯源的不是医学检验结果,而是通大附院医学检验团队。
“检验结果100%准确,这种说法是不可取的,我们能做的是努力达到这个标准。”这是通大附院医学检验中心主任王惠民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王惠民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苛刻是国内检验界出了名的,此话是为自己留余地?还是尊重科学?带着疑问开始了对医学检验团队的探访解密——
“三低”的硬伤,曾令人神伤
“我院医学检验中心对临床是强有力的支撑,报告的数据稳定,让我们临床医生有信赖感。” 消化内科蒯晓玲博士是本网随机采访的第一位临床专家,在其看来随着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发展,检验数据的价值将越来越大。血液内科刘红教授亦对医学检验中心出具的报告精准性赞赏有加,她感慨,“如今的检验与临床的紧密程度可以用‘浸润’这个词来形容,影响着诊断与治疗的全过程。”
这份信任来得不易。“我到医学检验中心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血液科一个病人的血常规结果出现争议,虽然最终查明原因是由于血标本混匀程序上出的问题。当时临床医生对检验报告的信任低,一旦有疑惑首先就会质疑检验报告的准确性。”王惠民是1998年开始执掌医学检验中心的,他坦言,“当时的医学检验中心学历层次低、技术含量低、服务能力低,这‘三低’的硬伤让检验专业只能坐后排,走到临床总是感觉低几分。”
但在今天,通大附院医学检验中心通过完全的自主培养,现有博士6名、硕士22名,硕博人数所占比例超过总人数的50%。每年SCI收录的论文总数居全院前三,承担国家86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计9项。2007年起先后成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临床重点学科、江苏省创新团队。
比国标还要精准一倍
对临床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提速。烧伤整形科主任张逸感触颇深,2014年夏秋交界时那场突如其来的昆山特大爆炸事故的伤员救治中,检验工作的幕后支撑超级给力。每天7点45上班之前,伤员的肝功能、肾功能等重要指标都已出炉,为当天的救治方案提供了精准的依据。特重度烧伤病人的感染期是最危险的,细菌培养工作量倍增,褚少朋带领细菌室人员连轴奋战,从下病房指导取样直至培养报告发出。目前,通大附院的肝功能、CEA等指标从最初的24小时出报告提速为2小时,血常规等项目从2小时提速为25分钟。这就意味门急诊患者及住院患者的来回奔波之苦和住院等待之苦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医学检验中心每天完成的检验数据达到约十万余个,其准确性直接关系着临床的诊与治。从2009年起,医学检验中心所有检验项目每年三次参加全国EQA(室间质量评价)的成绩均为优秀。EQA是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标本并由外部独立权威机构收集和反馈实验室上报结果以此评价实验室操作的过程,该评价结果是衡量准确度的两大关键指标之一。医学检验中心把最严格的项目自我加压控制在国家给出的变异系数的二分之一内。
检验数据的自信赢得的是患者与临床专家的尊重,检验学科的自信换来的是国内外同行的尊重。2015年3月,医学检验中心下属的医学参考实验室通过国际JCTLM的认可,成为中国跻身国际舞台的三所实验室之一,成为国际参考物质制备的参与者,推动了我国标准化、一致化工作,使得“一个标准、一次检测、全球承认”成为可能。
当年强推铁规被人“打抱不平”
“当时,医学检验中心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下棋是公开的事。”这里的“当时”是指20世纪90年代末,比下棋本身更让人诧异的是大家将其视为“正常”,科主任来了根本不用躲闪。工作状态的散漫无形中招致着临床质疑声,在此情形下,医学检验中心推出了第一条铁规“临床查房制度”,当时在江苏省内是率先之举。“那时没有人敢去,我们一到临床,临床医生就像开‘机关炮’。”为强推这项制度,医学检验中心配套了8条规定,如各组组长带头去、上午11点方能回科、发现问题立即解决、解决不了的立即汇报、问题解决后除了向当事人解释清楚外还要在一定范围内“消毒”等。医学检验中心实行的是“科主任、组长、组员”三级管理模式,组长从临床一线带回的问题也就成为科室重点解决的问题。
不久,科内又掀起了一场风波,一名年轻工作人员被临床医生投诉,原因是咨询检验结果的意义时工作人员回答简单没有耐心。科内当时做出的决定是扣除一个月奖金,这不仅震动了全科,亦震动了全院。“当时不少人打抱不平,认为过了!”王惠民对此事印象深刻,“我们和那个小同志一起对照着医院的《职工违纪违规处理办法》,是第八条第一款,小同志当时掉了眼泪,但是他在制度面前认了。”
3000元罚单与一柜子管理文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室的风气从此转变。如今这位“处罚风波”中的小同志已经成长为医学检验中心的骨干力量,而最让检验人获益的是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在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办公室内,有个大玻璃柜,整整三层的管理文书,第一层为纲领性的管理质量手册,第二层为管理程序文件,第三层为标准操作规程文件。以其中的质量手册为例,总目录32条,程序文件41项,其中的检验结果质量保证的工作程序为33条。
“这是经过三年多时间的逐步完善,根据ISO15189 国际标准和《江苏省医院医学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来制定的。”在鞠少卿副主任看来这套管理标准就意味着执行力,“每月的质量管理小组会和安全管理会是铁打不动的,各小组长会汇报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进行问题查找,对制度进行修缮,组长会议通过后在全科实行。”
“当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就去对照管理手册,这样就公平公正了。”李丽、施英娟分别是医学检验中心门诊、急诊化验组组长,执管着一支颇有个性的“青葱队伍”,作为主要的对外窗口,工作强度大、医患矛盾容易激发,正是这些制度让很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杜绝了很多环节问题。比如同事间的调班现象,本是件平常事,但也就发生了遗忘漏岗的情况,医学检验中心对照管理制度开出的罚单是3000元,更关键的是修订完善了调班的书面签字确认制度。制度先行,在医学检验中心无论正式工作人员,还是研究生、实习生、轮岗归位的同志都必须接受SOP操作规程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这种类似“住院医规培”的管理已在医学检验中心实施了多年。
正是这份苛刻缔造了通大附院检验人“检之求毫厘不差,验之达千里可鉴”的质量意识。在医学检验中心大型生化流水线上见到了已在一线岗位上40余年的陈连英,她给出的答案非常利落,“质控是检验人的生命。”可就是这被视作“检验生命”的事,推行中也非一帆风顺。“做了没人看见,没做也没有人看见”、“这是个赔钱的买卖,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每天的任务这么紧,哪有时间做” ……反对的理由曾一时占上风。理念的浸润是痛苦并漫长的,最初是用漏做罚款的强制方式,但到了今天,这项“无形”的质控工作不仅制度化,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以确保室内质控完成后开始对外检验项目正式上机,甚至已经浸入骨髓。“只要质控数据出现一点偏移或漂移,就必须把原因找出来。”李小华是医学检验中心当年引进的第一个大专生,她坦言如今工作是越做越谨慎。
“尽管目前大多数的化验项目在全自动、流水线上完成,使得数据的准确性发生了质的提升,条形码、LIS系统等信息溯源系统基本避免了人与标本不相符的情况,但是再先进的设备,其质量控制的核心因素还是在人。”苏建友、沈荣春等的岗位负责生化检测报告最后的审核,他们每天要在万余个从流水线上下来的生化指标中发现近百个存疑的、假象的、高危的数据,然后进行排查和复检。相比他们的“火眼金睛”,杨曙梅、祝文彩等可算是“金刚钻”了,他们承担如DNA、抗核抗体等各类特异性检验项目,每个项目都需十几道手工程序,标本取样都是以微升计算,时间用计时器掐算,比“瓷器活”还要小心就是为了使报告离精准的目标更近些。
2003年,我国有了第一部《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教材,作为该书共同主编的王惠民在次年又主编出版了《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王惠民这些年来的主攻方向就是如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他和他的团队为此已经奋斗了十余年。而这个理念的植入还需追溯到原通大附院酶学实验室主任杨振华教授,他是中国最早将参考系统推向检验界的倡导者之一,让高深的学术研究在临床检验中“落地生根”。
73.885与两大“致命短板”
“73.885”,这几个大红数字曾赫然悬挂在通大附院医学检验中心的生化大厅内,在数字的下方还有一行“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个数字述说着一段让所有检验人热血沸腾、负重前行的日夜。2007年8月25日,医学检验中心正式通过评审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73.885”是最终得分,胜出第二名仅0.11分。“这是对我们的巨大鼓励,更是一种强烈警醒。”当年披着“战袍”杀出重围的情形,检验团队的上上下下都历历在目。
一个学科的地位不仅仅是硬件的支撑,尽管2003年通大附院急诊中心启用时,院部很“奢侈”地为医学检验中心打造了一个700平方米的、省内最大的敞开式生化大厅,引进了国内乃至国际最先进的高端检验设备,但是“人才”和“科研”两大“致命短板”无法回避。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检验人员基本都是中专底子,‘人才’、‘科研’根本无从谈起。”科主任王惠民也是中专出生,他深知这是一个“长线投资”,必须从头开始,从基本的学习氛围开始,为此科室在院部的支持下首先开出了夜大学习的鼓励政策。“每天7点不到,王主任就会到科室查阅各类文献,处于学习状态,这已坚持了十余年。”在科里同志看来,除了政策更有“无声胜有声”的榜样作用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在王惠民看来,每个人就如一颗种子,心中都有一种向上的愿望,需要的是一片土壤。政策导向和学习氛围的双重正向激励作用常常是巨大的,如今这个中专班底的检验团队实现了完全的自我改造和自我提升,拥有了鞠少卿、王小飞、王旭东、俞娟等一批博士,所有老同志都已达到高级技术职称。
三大“处方”让科研从此起步
景蓉蓉是医学检验中心的一枚“文静女生”,白皙的脸庞配以童花头,她在2010年拿到了医学检验中心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在她之后如雨后春笋,国自然基金项目频频落入医学检验中心的囊中,成为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今天摘桃,当年如何栽树?医学检验中心副主任丛辉见证了整个过程,“当时科内年轻人中既没有科研气氛,也没有科研条件,硬是下了决心创造条件上。”
医学检验中心当时开出的第一个方子是从5个管理单元里分别选拔一人专门从事科研。第二个方子是科内公开进行课题竞标,外请专家来评审,“矮子里拔将军”,中标者给予10万的资金扶持。第三个方子是对中标国自然项目的给予脱产一年搞科研的政策。“那时年轻的同志畏惧,因为没有试水过科研怕出不了成绩,年长的同志排斥,认为我们是生产单位不是科研单位。2009年是实行此政策的第一年,试水科内申报的仅有8人。”开方容易见效难,王惠民坦言其中的艰辛。当时的他已在操持三个国家863子课题,完全可以不劳这个心,但是他深谙“独木难成林”的道理,一个学科的成长需要一个团队的成长。
从“逼着上”到“主动上”
“不要不敢想,认定是对的,就一定要坚持。”在问及王惠民这些年管理的体悟时,他这样认为,“最早申报省临床重点专科时,科内一片嘘嘘声,笑话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们就关起门埋头做材料,大家没日没夜地扑上去,别人对你的信心是靠你的实力来说话的。” 经过这几年的磨练,已经从“逼着上”变成了“主动上”,仅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医学检验中心一家就上报了标书8份。
不过“坚持”二字,还是挺沉重的。下辖的医学参考试验室创立于2008年,这个7年中也谓是沉沉浮浮,王建新于2011年被选拔专职管理参考实验室,在此之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分子生物学,SCI论文连续在国外权威杂志刊发。对于正在“快速成长期”的王建新来说,转换方向无疑是痛苦的、是寂寞的,但他还是把心静了下来,“医学参考实验室最强调的就是程序管理和环节控制,所有项目都是手工完成,有时一份标本就需要4天的时间,要在不断重复中将数据做得更精准。”正是这份在寂寞中的坚持,王建新、季伙燕等一批年轻人在全科的支持下使一个默默无闻的参考实验室跻身国际大舞台。在采访中还是分明看到了这个男儿眼角的泪花,尽管他试图不让人察觉到。
他们给出了惊人的相同答案
的确,在自我选择和环境的合力下,检验团队强大了,信心满满了。他们的工作职能浸润在协助诊断、治疗监测、健康筛选、预后判断的全过程,从最初单纯的临床检验已经演变为“临床、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无论是检验项目数、工作量、产值、课题数、论文数都呈几何倍增长,但有一个数字几乎没有变,15年前这支队伍是52人,15年后是57人。如何让“三驾马车”齐驱是摆在医学检验中心面前的现实问题。全自动化和信息化带来的人力解放是不争的事实,但人力资源的优化和能力开发似乎更需要管理层的智慧和魅力。
“老师”这个称谓在医学检验中心处处能听到,马上要退休的陈连英、曹金德、张芹就是很多检验人的老师。他们没有取得过尖端的科技成果,但有一眼就能目测出黄疸指数、一针能扎进几乎没有弹性的血管、一语能化解患者百般焦躁的本领,他们的兢兢业业同样受到全科的尊敬。“她们在检测流水线上,有事情沟通时,我们常会主动过去商量,而不是把她们叫到主任办公室。”无意中听到科副主任丛辉讲到这个细节。人心往往就赢在细节上,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尊重,让不同岗位的人实现自我价值,才能让分工合作成为一种合力。
采访中,我们连线了正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的俞娟,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从1994年至今都是世界第一,医学院与哈佛齐名。“我希望把我的所学都奉献出来,只要有合适的土壤。”俞娟感恩于医学检验中心这块土壤,在她看来“科室发展了,个人才有机会发展。大家努力了,科室才有希望发展。”而当问及是什么在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时,俞娟、刚从美国休斯敦医学肿瘤中心学成归来的王旭东和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美国Rochester大学访问学者鞠少卿惊人地给出了相同的答案:“氛围”。他们三人都出自曾经的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卫校检验专业,他们的成长经历或许本身就是一种现象。
这是勇于梦想敢于飞翔的新时代
“我们这一代人为年轻人创造了一个全新平台,希望在这个平台上能够出现国际级专家,能在国际检验领域有更多的话语权,能够主导更多的国际标准。”这十多年来,王惠民一路带着检验团队从“手工小作坊”跻身“国际大舞台”,他坚定地认为有样东西不能缺,那就是你心中的“梦想”,敢于超越,敢于飞翔。
医学检验中心未来的路怎么走,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答案。在医学检验中心的一个资料外盒上,我们看见了“独木难成林”的字样,好奇追问是出自刘才旺之手,此刻的刘才旺正在万里之外的雪域高原拉萨,50开外的他义无反顾踏上征程,离别时壮言“检验人不害怕困难!”;在研究生的读书报告会上,王惠民主任必讲的课程是《科学素养》,他语气严肃,“研究者首先要有端正的科学态度”;在国自然基金申报季,鞠少卿副主任正组织科内集体会审,他坚持“集体的智慧有助于扫除盲区”;在每月一次的科内质量管理会上,丛辉副主任反复强调的还是那句,“每一份报告就是对病人的一份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