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布医疗服务三年计划 市民卡将变健康卡
让更多人在家门口看病,南京正在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南京市政府15日公布了《南京市2018—2020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提出经过三年努力,要让市基层医疗机构总诊人次占全市总诊疗量比例达到65%以上,江北新区和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五区区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公立大医院原则上不许原址扩张
根据南京市政府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长至6.5张,其中医院5.7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0.8张。按照不低于15%的公立医院床位比例设置公立专科医院,优先支持儿童、精神、妇产、康复等专科发展。
大医院就地扩张的做法将被叫停。这次规划明确提出,控制医院单体规模与建设。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单个执业点)床位规模的不合理增长。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公立医院单体(单个执业点)规模床位数达到或超过1500张的,原则上不得在原址扩大规模。动态调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全市医院病床使用率低于95%,平均住院日高于同类医院平均水平20%,疑难重症患者比例及手术难度低于平均水平,床护比、医护比配置不达标的,不允许增加床位。社会办医床位单体规模不受限制,但应在预留规划空间内统筹考虑。
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的发展,该规划提出,要重点提升床位质量,提高使用效率。到2020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力争达到0.8张,各区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情况和人口分布情况合理设置床位规模,重点加强护理、康复病床的设置。
郊区本地就诊率要达90%
在医疗资源的布局上,该规划指出,要依据区域常住人口数,全市每100万—200万人口设置1—2个综合性医院。江北新区和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区原则上每个区设置1个综合医院和1个中医类医院,重点扶持精神、儿童、传染、康复等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按照街道(镇)行政区划或一定服务人口进行设置。到2020年,每个街道或每3万—5万服务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建制镇办好1所标准化建设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不到的区域,城区按0.5万—1.5万人口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涉农区按行政村或2000—3000人口设立1所村卫生室。
为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南京市正在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将综合考虑服务人口数量、人口聚居程度、服务半径等因素,进一步调整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5人以上。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市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3.5名以上合格(注册)的全科医生,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数不少于5人,力争每个家庭有1名医生签约服务。原则上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执业助理医师。
到2020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总诊人次占全市总诊疗量比例达到65%以上,江北新区和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五区区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家庭医生制服务机构实施率达100%,户籍家庭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75%以上。
市民卡将变身居民健康卡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接下来很快的一个变化就是,手中的市民卡将会成为居民健康卡。这份规划提出,以“南京卫生信息数据专网”建设为基础,全面建设市、区健康信息综合平台。到2020年,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专业知识库等数据库基本建成,实现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动态更新。到2020年,推进市民卡与居民健康卡深度融合实现医疗一卡通,建立统一支付账户实现医疗一账通,优化医疗流程实现医疗一程通,加快移动医疗建设实现医疗一键通,逐步开放健康档案查询服务,加强市民健康自我管理。(仇惠栋)
来源:扬子晚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