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医疗救助提案 为低收入农户医疗“减负”
“关于探索对低收入农户精准医疗救助的建议”提出人:政协新桥镇工委
提案摘要:
建议通过深入分析研判,精准定位医疗救助人群;合理统筹资源,拓宽医疗扶贫救助渠道;明确方案路径,确保医疗救助持续实施等方式积极推进低收入农户精准医疗救助。
提案由来:
“当时全市正在进行‘大走访大落实’活动,走访中我发现,辖区贫困人口以因病致贫为主。”政协新桥镇工委主任刘昭东说,当时新桥镇在江苏省首创“贫困户126精准医疗救助”模式(即通过建立一套精准保险救助机制,明确门诊、住院流程与救助报销两个流程,建立六个数据库),扎实推进全镇低收入农户帮困救助工作,试点效果还不错,不少低收入农户因此受益。
刘昭东介绍,当时有两个案例让他深有感触。新桥镇三兴村一贫困户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至新桥城医院住院治疗14天,期间全部使用目录库内药品治愈出院,产生住院费用4965元。同样病情的生祠镇一村民住院治疗12天,总费用7527元。两例患者总费用相差2562元。首选目录库内药品有效降低了看病成本。
“后来我查阅数据发现,当时全市有5000余户贫困户,其中因病致贫的人数超过贫困人口的一半以上。不难看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是当前社会救助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脱贫攻坚战中要面对的难题。”刘昭东说。
部门落实:
近年来,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进一步促进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通知》。2017年,市卫计委制订下发了《靖江市低收入农户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按照“分类救助、多措并举”原则,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实施低收入农户医疗救助政策,并将低收入农户医疗救助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各公立医疗机构年度工作目标重点考核内容,从创新医疗精准救助制度和创新医疗精准救助措施两方面,实施相关医疗救助工作,减轻了低收入农户就医负担。
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市陆续出台《低收入人口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制度》《低收入人口患病定期报告制度》《确定低收入人口20种大病定点救治医院》《白内障患者免费救治》《低收入人口全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等7项举措,着力解决低收入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除此之外,市卫计委还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动,积极探索扩大医疗扶贫帮困救助范围。市卫计委与市民政局协调配合,联合制订下发《靖江市失独家庭医疗救助帮困工作实施方案》,将失独家庭纳入低收入农户医疗救助帮困体系,减轻失独家庭看病就医负担。
市民反映:
新桥镇村民陈奶奶今年73岁,因患有大腿静脉曲张,她在新桥城医院进行了10天治疗。说起治疗费用,陈奶奶本来有些担心,不过医生的话让她吃了“定心丸”。原来经农保报销,要自费40%,现在通过“126”精准医疗救助,再加上有低保,她自己大概花100元钱左右。
家住西来镇的市民季彬(化名)此前因慢性肾衰竭入住市人民医院,因是我市建档立卡的低收入人口,住院期间可以“先诊疗后付费”、实行一站式结算,出院时,季彬发现,在医院期间共花费9493.78元,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险、健康扶贫等报销后,只需自费71.28元。“我这个病是个无底洞,若不是有这么多好的政策,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再不怕看不起病了。”结清费用后,季彬激动地说,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帮了我们老百姓大忙。
“随着政府深入实施精准健康扶贫,着力解决低收入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农户享受到了政策福利。更让我开心的是,今年1月起,‘贫困户126精准医疗救助模式’在全市各地全面推开,预计万余人将因此受益。”刘昭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