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 打造健康养老服务区

25.09.2015  22:04

  9月23日,2015常州市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合作洽谈会在天宁区举行。洽谈会上,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州天宁区实验基地、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创新技术转化基地、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正式揭牌,落地天宁。天宁区人民政府还与奥克斯医疗集团、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和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签定框架合作协议。针对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老人,今年常州市民政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即将启动开展“邻里守护”老年人志愿互助活动,关爱这些特殊老人。

  去年全市百岁老人达到220人

  根据《常州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2014年底,常州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78.0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1.16%。2014年老年人口比2013年增加了3.38万人,老龄化比重增加了0.76个百分点。

  各辖市(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该辖市(区)总人口比重前三位的是戚墅堰区、武进区和金坛市,分别为23.86%、22.37%和21.56%。全市百岁老人有220人,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5.97人。

  老龄人口不断增长,养老服务如何?据介绍,去年全市养老床位总数达3198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9.9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市16家二级以上医院均设有老年科或康复科门诊,配备老年病专业的医生,综合医院设置老年病房。

  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规划“三区一城

  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位于茶山街道,立足“养老”这一主功能定位,产业涵盖养老、养生、康复、护理、培训以及涉老产品研发、生产、展示、销售等,从整个集聚区的空间整体进行统筹,完善健康养老上中下游产业链,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各类需求,着力打造在华东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集聚区规划为“三区一城”:养老服务核心(启动)区、社区及居家养老服务示范区、养老产品制造拓展区、养老产业城。其中,养老服务核心(启动)区集聚养老、医疗、康复、保健等资源,构建“一街三廊五大功能”的功能结构。养老服务核心(启动)区,面积为2200亩,依照“一街三廊五大功能区”的功能结构进行打造,已集聚了一批养老、医疗、康复、保健等资源:与联想集团合作,投资6.2亿元,拥有819张床位、264套涉老住宅的安信颐和(常州)国际颐养中心,预计今年12月开放;从事三级康复护理、拥有1388张床位的德安医院;总投资近5000万元、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常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为中老年妇女提供康复保健服务的天宁妇幼保健所;为老年人纺织用品研发、老年人品牌服装设计提供平台支撑的中华纺织博览园;占地19亩,配备医疗康复、功能训练的儿童福利院等。核心区将围绕“养老”,建立健康养老服务公共平台,重点发展老年体育健身娱乐、健康休闲旅游、养生保健、营养餐饮等养生服务产业;完善医疗保健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中医治疗、养生康复、中医适宜技术;健全康复护理服务,开展认知、精神、心理等一系列康复、护理疗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逐步打造成为集涉老产品研发、销售、展示和养老、医疗、康复、护理、培训于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

  利用互联网+发展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常州市老龄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常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今年将实现城乡全覆盖,目前全市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053个。其中,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成232个,老年助餐中心(点)建有160个,城市社区老年助餐中心(点)覆盖率超过41%。根据常州已经建成的“12349”平台社会化,将继续丰富“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内涵,开发居家养老服务结算系统,借助互联网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资源,包括家政服务资源、医疗资源、精神文化方面的资源、大数据中心等,同时依托“楼口”实体店网点优势,承接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今年,常州市培育了25家社会组织和企业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另外,今年街道(镇)老年学校和社区(村)老年教学点建成比例要分别达到90%和50%以上。目前已建成街道(镇)老年学校58所,覆盖率达97%,全市参加老年学校学习老年人比例达35.12%。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