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区 共建美丽东丽

26.03.2015  18:14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宣讲提纲(五十三)

  东丽区志愿服务三大特色项目

  (一)东丽区志愿服务“孵化基地

  东丽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中心作为天津市首家此类型的指导中心已启动5年,拥有注册志愿者35000余人。在此基础上,推出全市首个志愿者服务“孵化基地”,为更多企事业单位打造更为专业化的志愿者服务队。

  “孵化基地”为想提供志愿服务的企业,集中培训志愿服务技能,量身定做服务内容、手把手带队实践服务内容,最后培育出成熟队伍。孵化器功能类似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在统筹、组织、指导全区的志愿服务团体。将分散的志愿者聚在一起,把志愿服务变成项目来运作,使学雷锋行动更专业成熟。

  孵化功能:统筹、组织、知道、扶持一大批群众自发的志愿者队伍不断成长壮大。将分散的志愿者聚在一起,把志愿服务变成项目来运作,使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更加专业成熟。通过中心的“孵化”帮助,由点到面,由小到大,形成延伸辐射效应。

  孵化计划:以公益组织孵化器的方式,对运作初期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支持,培育和发展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鼓励具备可行性、可持续性的创意脱颖而出,在试点项目运作成熟后,中心将在全区推广普及。

  孵化项目:主要孵化关爱空巢老人、残疾人、困难学生、农民工及其子女、未成年人心理疏导等服务项目。将组织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为他们提供体检、生活照料、出行协助、信息服务和心理抚慰、自救互救培训等志愿服务。

  孵化团队:截止目前,已孵化文艺创作志愿服务团队、爱心助学志愿服务队、新华EOD企业志愿服务队、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门球辅导志愿服务队、邮电局志愿服务队等31支志愿服务团队。

  (二)东丽学雷锋爱心储蓄银行

  东丽区学雷锋爱心储蓄银行是东丽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下设的组织机构,通过注册管理、服务记录登记、星级评定、表彰激励等制度,在爱心储蓄卡上记录志愿者服务内容及时长,将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捐款数额等作为“爱心”存储起来,真正实现“爱心”共享、互换,在志愿者及家庭需要时可优先获取各类志愿服务,倡导形成“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社会风尚。自2009年搭建以来,受到志愿者好评。主要做法是:

  一是搭建平台。2009年2月,东丽学雷锋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成立,全区各基层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站)相继成立。为更好记录志愿者参加活动情况,东丽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建立了爱心储蓄银行,其功能是将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项目、内容、质量等情况进行登记。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志愿者由工作人员负责记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各基层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由各基层学雷锋志愿服务队队长负责记录服务时长。年终由区文明办负责审核。

  二是制定制度。制定志愿者积分制度,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按一小时一个积分登记;志愿者捐款10元按一个积分登记;志愿者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团队提供志愿服务时,按一个小时一个积分登记;志愿者总积分=服务积分+捐款积分-享用积分。制定星级认定制度,志愿者储蓄卡经东丽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进行星级资质认定后,确定一至五星级志愿者。星级认定和积分标准:一星志愿者(100积分)、二星志愿者(300积分)、三星志愿者(500积分)、四星志愿者(800积分)、五星(1000积分)。

  三是激励表彰。依据爱心储蓄银行的存储情况,每年推荐评选一至五星级志愿者,举办授星仪式,开展五星级志愿者事迹宣讲和志愿者心得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和志愿者的荣誉感、归属感。一至五星志愿者作为推荐表彰优秀志愿者、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的重要依据,由东丽区文明办审核推荐表彰。

  通过搭建东丽学雷锋爱心储蓄银行,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志愿者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特长在义务理发、捐资助学、邻里守望、道德宣讲等40多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中选择自己参与的活动;通过记录时长、星级评定、表彰激励等,使参与奉献的志愿者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受助志愿者得到社会回馈,为进一步推进东丽区志愿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东丽区《义工专刊

  东丽区《义工专刊》编辑部坐落在东丽区福山路6号,现有责任编辑5人。《义工专刊》是由东丽区文明办主办,东丽区义工服务协会承办的内部刊物,于2011年9月创刊,每月一期,至今已出版39期,免费发至城乡居民手中,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主要做法是:

  一是成立机构。2011年9月,东丽区《义工专刊》编辑部成立,由5名志愿者任责任编辑,负责每期报纸的撰写和排版。开通《义工专刊》投稿专线84375961,及时接听志愿者咨询;开通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每天查收志愿者投稿,选出优秀稿件刊登。

  二是开通栏目。《义工专刊》四开四版,分为文明创建、志愿行动、文明风采、文化天地四个版面,涵盖导航指南、创建活动、爱心帮扶、道德讲堂、阳光育苗、心理咨询、道德楷模、快乐感言、诚信故事、国学课堂、公益广告、文艺创作、书法欣赏等18个栏目,传播志愿服务文化,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三是打造品牌。“创建活动、爱心帮扶、阳光育苗、心理咨询、快乐感言、文艺创作、书法欣赏”等栏目是《义工专刊》的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栏目刊登当月东丽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机关志愿服务队和街道志愿服务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展示志愿服务成果,激发基层单位、个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爱心帮扶”栏目刊登当月学雷锋爱心志愿者帮扶贫困学生、贫困家庭、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情况和信息,号召城乡居民积极参与爱心帮扶活动,让社会弱势群体感受温暖。“心理咨询”栏目面向全区未成年人公布热线电话,并以匿名的方式刊登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和老师的相应解答,让未成年人时刻有倾诉的对象,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快乐感言”栏目每月刊登10位优秀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感想,进一步增强志愿者投身“清洁家园、爱园护绿、爱护河流、文明交通、低碳环保、践行礼仪”等志愿服务行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文艺创作、书法欣赏”栏目结合实际,确定每月主题,刊登志愿者创作的文艺、书法、剪纸等作品,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义工专刊》内容日益丰富,展示了东丽区如火如荼的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起到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作用,在城乡居民中形成“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