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2017民政事业规划“出炉”
今年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准确把握“两聚一高”核心主题,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始终坚持“抓重点、树品牌、促转型、补短板、守底线”工作思路,以现代民政示范县区建设为主抓手,保障底线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军民融合,扩大公共服务,让老百姓的幸福更有“质感”,坚定不移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忠实践行者。
2016亮点展示
过去的2016年,我们收获了不少荣誉:
成功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目标,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王继才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在全市目标考核中,市民政局获评优秀奖
灌南县获评2016年度全省现代民政示范县
赣榆区“咱们回家吧”特色志愿公益活动被评为2016年度全省现代民政建设十大创新成果
连云港市入围第四届中国公益慈善城市前50强;学习贯彻慈善法,连云港市在全省慈善法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市军休所(东区)获评“江苏省文明单位”
2016年,市民政公共服务中心项目顺利建成,市康复医院、市救助管理站迁建项目有序推进,市区新增社区服务阵地1.03万平方米。福彩为国家筹集公益金1.3亿元,其中筹集市县级公益金5337万元,为民政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精准规范城乡救助】
开展低保对象专项清理整治,累计清退2785人;全市城乡低保平均标准提高到472元/月、395元/月,连云区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
医疗救助封顶线提高至5万元,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住院“一站式”结算救助率100%。
出台并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实施意见》
全市慈善组织网络日趋完善,乡镇(街道)慈善分会建成率达100%,村(居)慈善工作站建成率达50%以上。
【市场参与养老服务】
编制下发《连云港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政府主办的养老机构公办民营率达75%,50%的乡镇养老服务中心面向社会老人开放。
全市新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292个,居家养老服务城市社区实现全覆盖,农村覆盖率达60%。引进社会资本,在市民政公共服务中心建成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投入资金100余万元,为120余家养老机构安装烟雾报警器、灭火器,提高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能力。
【改革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政社互动”覆盖90%的乡镇(街道),“一委三会”、“六步工作法”、“六议两公开一监督”等基层协商民主形式创新发展,“还权与民”落到实处。
筹资210万元开展第二届公益创投和首届社区微公益创投活动。
全市新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18家,建成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军民共建融合发展】
修订出台《完善拥军政策增强军人荣誉感的意见》。
项目化推进烈士褒扬工作,投入资金2343万元。
全市退役士兵报名参训1301人,培训政策知晓率达到100%。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培训合格后就业率达到95%以上。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地名管理办法》有效落实,新设立海州区郁洲街道。
完成连徐线、连宿线、连淮线等3条市级行政区域界线的界桩更换工作。
市救助站积极对接公安部门,在全省率先为滞留在站的213名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精神病人免费采集DNA数据。
2017年关键词:
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
强化底线意识立足兜底惠民生
提标、规范化建设落实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缩小城乡差距,按照城市高于5%、农村高于8%的增长率提标,7月份起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不低于410元/月。重点救助对象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自负费用的救助比例要高于70%,年度封顶线高于当地基本医保封顶线的50%。
救急难建立健全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报告协商、信息共享机制,对困难群众切实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建立健全由临时救助到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救助的“摆渡机制”,拉紧制度连线,缩小制度缝隙,整合救助资源,形成救助合力。落实4.6万名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防灾减灾救灾坚持灾前预防与应急处置并重,推进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结合。
慈善贯彻落实慈善法,推进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工作,有序开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审查和公开募捐方案备案工作。弘扬慈善文化,拓展募集渠道,加强救助实效。
推进民生保险在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防灾减灾救灾等领域全面开花,形成民生系列保险,力争实现涉农县区农房保险全覆盖。
探索试行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建立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力量救助与政府救助对接合作机制,搭建各类救助资源和救助需求信息对接平台,为遭遇重特大疾病等急难情形的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个性化救助。
强化市场意识推进养老产业化
居家养老新建6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9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3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鼓励支持专业性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机构及企业连锁经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个县区培育1个连锁经营3家以上的社区养老服务组织或者机构。
老龄产业以产业化思维发展养老服务,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双促进、双提高。
营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以更大力度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培育一批创新型、连锁型养老服务企业和组织,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60%以上,全市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7张。
医养融合发挥好各项扶持政策的激励作用,引导社会资金重点投向医养融合领域。
发展护理院,新建医养融合性养老机构2个,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600张,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40%以上。
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范围,为老年人接受医养融合服务提供支持。
关注重点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积极推进特困失能、半失能老人集中托养机制建设。
为老服务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养老机构服务和管理水平,迎接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
加强养老护理员、营养配餐师、养老机构负责人培训,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87%。
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要扩面提质。
政府为困难老人购买养老服务市区全覆盖。
推进养老服务评估工作,对申请入住政府兜底服务机构和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实行全面评估。
推进安康关爱行动,力争全市参保率达到45%。推进敬老院转型,加快发展更适合农民、农村实际的养老服务。
强化创新意识围绕善治促改革
社区治理推进“政社互动”,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成功率达98%以上,指导新一届村(居)民委员会健全自治组织、完善民主制度、提升班子能力。
完善“一委三会”理论体系,积极申报民政部社区治理创新成果,“一委三会”试点范围从海州区扩大到全市。
建立健全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考核体系,94%的城市社区、88%的农村社区达到省级和谐社区建设标准。
开展城区社区服务中心达标工程,改造提升和新建3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探索“互联网+”智慧社区建设,推广“村民小组和自然村村民自治”、“院落自治”、“楼宇自治”等“微自治”实践。
社会组织出台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实施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提速。
完成136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为社会组织自主运行松绑。
完善社会组织党建管理体制,建立“市社会组织联合党委”,做好社会组织党建的兜底管理工作。
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常态机制,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开展全市第三届公益创投及第二届微公益创投活动,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显效。
社会工作一手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手抓社会工作实务拓展,有序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提升、社会工作岗位开发、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培育发展、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五大工程”。围绕养老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等热点问题,支持发展特色专业社工服务。
强化大局意识顺应形势抓融合
退役士兵安置和权益保障把退役士兵的满意程度、合法权益的保障程度、安置政策的落实程度、安置问题的解决程度,作为衡量安置工作的标准,强力加以推进。
落实好现行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全面彻底整改应安置未安置、安置不到位、拒收退役士兵等问题。
改革退役士兵安置方式,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积分选岗、阳光安置”并存的安置模式。
抚恤优待开展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医疗巡诊工作,完成8期320名重点优抚对象常规疗养和750名短期疗养及医疗巡诊任务。
探索设立优抚安置服务平台,为优抚安置对象提供政策咨询、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服务。
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维修改造力度,组织开展好烈士公祭等烈士褒扬活动。
双拥工作以开展省级双拥模范县区创建工作为抓手,营造爱国拥军浓厚氛围。
培育发展拥军优属社会组织,建立完善基层拥军优属服务平台,发展壮大拥军优属志愿者和行业拥军优属队伍,丰富社会拥军优属工作内容。
强化服务意识围绕惠民促和谐
坚持以标准化建设为牵引,提升专项社会事务服务管理水平,既要服务大局、放眼长远,又要利民惠民、立足当前,为群众提供更加满意、更加便捷的服务。
区划地名贯彻落实《连云港市地名管理办法》,推动地名管理立法。
深入开展不规范地名整治,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任务,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和地名文化建设,开展地名故事、地名录、地名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等成果转化工作。
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健全家庭、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从根本上落实家庭监护、强制报告、临时监护、控辍保学和户口登记等八个方面责任,依法打击遗弃行为,彻底杜绝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现象,确保所有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陷入困境的留守儿童得到关爱保护服务,兜住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底线。
殡葬改革落实惠民殡葬政策,释放改革红利。加大绿色殡葬推进力度,激励引导群众选择不占地或少占地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保护资源环境。
加强殡葬服务系统技能人才培训。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加强集中守灵殡仪服务中心建设。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做好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建立DNA采集管理、寻亲信息发布等常态机制。
婚姻和收养拓展婚姻服务内容,积极开展婚姻政策咨询、婚姻知识宣传、婚姻情感疏导等服务。加强收养能力评估,完善收养家庭接待、手续办理等服务,健全收养服务体系。
给自己,我们提出这5个要求
深入推行现代民政创建今年,东海县、灌云县、赣榆区要将创建现代民政示范县区作为全年的核心工作任务。
强力推进民政项目建设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立足民政服务对象需求,加强民政项目建设,牢固树立“节约集约、适用实用”理念,深入开展“民生项目推进年”活动,用项目破解难题,用项目打牢基础,用项目提升优势。
我们要做这几件事:
市康复医院迁建项目
市殡仪馆迁建工程,确保今年完成选址,办理开建前相关手续
启动市救助管理站迁建
完成东部城区军休干部活动中心规划选址等工作。
完成赣榆抗日山烈士陵园、符竹庭将军牺牲地纪念设施以及东海安峰山、磨山、房山烈士陵园改扩建工程
始终坚持民政六化导向
法治化:坚持立法与执法并重,实现综合执法的新突破。
标准化:深入开展试点示范,推动民政工作规范化、上水平。
社会化:全面落实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政策,集聚企业、社会组织、社工等各方资源,共同致力于现代民政建设。
专业化:完善民政人才培养、使用、激励、评价机制,为现代民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人文化:体现民政为民的发展导向,突出人文关怀,做有温度的民政,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
信息化:依托全省民政综合业务信息平台,坚持以用为主,让信息化手段更广泛深入地应用于民政各个领域,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稳定是民政事业的生命线。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各直属单位要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总要求,增强底线思维,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警钟长鸣,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安全稳定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维护全市和谐稳定大局。
坚决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党委(党组)要带头抓党建,强化“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民政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做好现代民政工作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