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等八部委启动2016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江苏省农委作为全国农业部门唯一代表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01.03.2016  16:57

2月29日,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八部门联合召开2016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保障春耕生产,维护农民权益,为农业稳粮增收保驾护航。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强调,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工作,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需要,是实现“十三五”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需要,也是推进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任务的需要。农资打假工作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狠抓大要案件查处,加快法治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全面提升各级农业部门农资打假能力水平,为促进农业现代化营造更有利的农资市场环境。

根据会议安排,江苏省农委作为全国农业部门唯一代表在会上作典型发言,蔡恒副主任介绍了近年来我省农业部门开展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做法。一是加强整治,严查市场。突出重要农时、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单位和重点品种,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依法查处农资违法行为。2015年全省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8.35万人次,检查企业5.25万个次。二是强化抽检,严管质量。坚持把质量抽检作为农资打假的重要手段,2015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抽检种子、农药、肥料1.08万批次,为有效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和侵犯植物品种权违法行为提供有力支撑。三是重拳出击,严惩违法。我委将案件查处纳入全省农业系统工作效能考评,保持严打重处高压态势不放松。2015年立案查处农资违法案件949起,其中案值5万元以上大要案9起,查获违法农资109万公斤。四是聚焦重点,严格监管。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重点监管制度。2015年我委确定省重点监管生产企业98家,各市、县也相应确定市、县重点监管单位,精准发力,监管到位。五是创新方式,协同共治。探索由 “唱独角戏”、“跳独杆舞”的打假监管,到多主体、多部门的协同共治。探索开展行政指导,建立执法约谈制度。选择6个县(市)开展农资溯源试点工作,初步实现农药、主要农作物种子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 六是强化支撑,提升能力。2015年建立全省农业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和手机APP,为全省农业综合执法机构配备移动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等装备,实现全省农资违法信息、风险信息集中,质量抽检数据、案件查处数据共享,在线督办、协查、通报案件,增强打假监管的前瞻性、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