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农机化投入连续两年突破10亿元

11.03.2016  00:04

  2015年在各级财政资金的引导下,淮安市农机化总投入达10.17亿元,这是继2014年以来农机化投入再次超10亿元。2015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3.64亿元,拉动地方各级财政、单位集体和农民投入农机化达6.53亿元,全市农机化呈现健康快速发展势头。 

  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装备结构持续改善。一大批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得到农民青睐,有效改善了全市的装备结构。到2015年底,全市农机化总动力达620万千瓦,同比上年增加58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2.4万台,联合收割机达2.52万台,水稻插秧机达2.35万台,植保机械达5.19万台,渔业机械达18.24万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达1.58万台,全市农机原值达60.3亿元。 

  农机化作业面积不断扩大,作业水平大幅提升。全市机耕面积达648.55千公顷,机播面积达506.45千公顷,机收面积达611.9千公顷,机械植保面积达553千公顷。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2.5%,同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全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已逐步迈向全面全程机械化,同时开启了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农副产品初加工生产机械化进程。 

  农机合作组织不断壮大,提档升级明显加快。全市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973个,其中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达484个,同比上年增加63个,增长14.96%。农机户达11万户,其中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达394个,同比上年增加69个,增长21.3%。 

  农机化经营范围拓宽,经营收入大幅增加。经营农机已成为农民经营致富的一种有效手段。全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34.4亿元,同比去年增加2.2亿元,增长6.88%。其中农机田间作业收入达26.8亿元,跨区作业收入达9.6亿元。